大家好,欢迎进入断舍离的品质生活!
我是爱清理杂物的萱伶,工作如此,在家亦如此。我听说,在国外,甚至有杂物管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嗯,这个角色真是相当重要。
在阅读《断舍离》之前,我就认为,家里不需要堆积太多的杂物,尤其是一年都用不了几次的那种。
我认为... ...万物有灵!让物品在我们更高频率的使用下发挥价值,才是对它们最好的善待。扔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是对我们的生活品质负责任!
其实,断舍离就是——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简单地说,就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总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地重复,最后一定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其实断舍离和单纯的大扫除、收拾还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
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
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许多。
到目前为止,我在不同领域都尝试过断舍离。比如搬家、换工作、交朋友、结婚... ...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把不知不觉封存起来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了一样;也像是通过一个个契机,让我不断回归原本的人生态度,的确是断舍离的有趣之处。
去年我去日本的时候,看到修行僧们非常爱惜地使用着生活必需品,以及把每个角落都仔细地打扫干净的整洁舒畅的日常空间。这种感觉是非常清爽的,与日常宾馆里的舒适感不同。
现在中国非常流行收纳术,杂志、电视上也常常推出各类收纳盒,非得把堆到满出来的东西仔细地分类、整理、收纳、否则就没办法收拾屋子——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想来,我们的生活是在不停地做加法。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走进商场,到处都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品。然而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我们是不是连“让自己混乱的东西”都背上身了呢?近距离观察日本人的生活,让我发现了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的重要性。
与之相联系的是我之前在瑜伽教室里学到的“断行”、“舍行”、和“离行”。这是为了斩断欲望、脱离执念的修行哲学。这种哲学能不能用在聚焦于人与物的关系的行动上呢?我能想到的就是,断舍离。
所以,我其实很早之前已经在践行断舍离的生活,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有新感悟,这样的体悟真是妙不可言!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的。因此,想要在生活中维持清爽的环境,神圣的空间,不就是在重复这些家务吗?不需要闭上眼睛,也不需要静静打坐,只要坦然面对物品,也就是坦然面对自己。整理房间就是在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我觉得,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断舍离,通过断舍离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
如果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变得只有必需的物品,并且能够顺利地流通到最必要的场合,那该会怎样?
我想,那一定能够促进生活的代谢和循环,加速良性的变化!
来吧,跟我一起,迎接断舍离的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