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文章的阅读对象是谁?”
可能有一部分人会说,写文章就是给自己看啊。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但,如果只是想给自己看,就无须发布出来了。既然作了公开,那还是希望与读者之间发生点什么。
那么,既然文章是要给人看,如果我们不去考虑读者感受的话,读者为什么会要花时间来看我的文章呢?
跟所有的产品一样,文章也是产品,只不过是一种精神产品。
我们知道,所有产品都必须考虑用户体验,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
舒明月在【大师们的写作课】里写下了“所有的文章都是为了被阅读”这篇文章,针对当前一些自high型作者的弊病,提出了四个原则来定义好文章(必须达到以下四个点中的一条,才算及格):
1. 有趣
有趣可以说是硬通货,所有的作者都必须深谙其道。
怎么做到呢?
把读者当做情人。
我们如果把读者想象成上司或同事,多少都有所顾及,要么感到挑剔的眼光如芒在背,或者心存疑虑,踌躇犹豫,怕把握不好分寸,而引来异样的眼光。这种对分寸的把握与揣摩,都会消耗内存,泯灭有趣的天性。
而情人之间,有充分的熟悉度和好感值,古灵精怪,打情骂悄,屡见不鲜。妙趣横生,轻松灵动的文字就跃然纸面。
2.有用
这点好理解,即文章当中有干货,现在自媒体写作中异军突起的一股力量就是干货写作。简单来说:
内容必须与读者相关,对读者有用。
而在当今这个市场上,干货的文章的消耗量非常巨大。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不光是年轻人)都消耗这类文章,因为毕竟我们人活在世,需要获取一技之长,让自己立足于这个社会。而有助于更好的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技能或本领,都是受欢迎的。
3.有料
主要指有独特的见闻,有很多新鲜的细节,不在其位,不临其竟,编造不出来。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爸爸去哪儿】里面,李湘女儿和她爸一起住农家乐,看到墙角烧完的蜂窝煤问:爸爸这是藕吗?
4.有力
包括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美能打动人心,而强烈的情感也是写作者的宝库。
怎么做到呢?
提升文字的美感可以通过阅读锻炼,比如读古代的作品,现代一系列的经典作家,如白先勇,当代的汪曾祺,阿城。
更有效率的方法,可以去读一些好的作品评析和跟师学习。
情感的力度就是要向读者袒露自己丰沛的感情,而不要掩饰自己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无论是狂喜,崩溃或心如死灰。
文章结尾作者说,写作是与读者互动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考虑读者,读者也不会鸟我们。而没有反馈的文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我深信这一点。
因此,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尽量给读者提供有趣,有料,有用,有用的文章,做一个四有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