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是做慈善,老板始终会考虑成本收益先于情分。
对于普通人来讲,一些能干一辈子、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就越吃香的行业可以考虑。
提升我们的职业素养,首先要把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卸载。
我在网络上看到有这么一条提问:20多岁应该学什么本事,才能避免40岁失业?
来自Intel的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裁掉的员工中有近八成超过40岁,超过40岁被裁掉的几率是40岁以下员工的2.5倍。40岁,假如没有身居要职,那么他的位置通常可以被30岁的人取代。企业不是做慈善,老板始终会考虑成本收益先于情分。而40岁时有几个实现了财务自由?对大多数人来说,40岁无疑是一道坎,尤其科技公司和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年危机”来得就更早了。还没财务自由,先遭遇辞退一闷棍。
你怎么看?作为年轻人该如何准备?
职业素养比专门的一种职业、技能更重要
老一代的创业者,如柳传志、王石、王健林要么靠把握时局,要么靠人脉获得第一桶金;下一代的马云和马化腾,抓住了技术进步的时机,趁年轻时及时创了业,并坚持没卖掉公司;再下一代的创业者,比如滴滴、摩拜创始人,挖掘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金矿。只是,这几代创富者的历程今后将很难复制了。因为经济高增长的大波段过去了。你只有放低期望值去思考:将来怎么才能不被淘汰?
一个年轻网友看到上述问题时,回答道:我也在思考,(当年)20岁的我,因为不喜欢本专业,于是修双学位,想过要考研换专业,换一个热门的金融类、商科类专业,也是想着肯定不会失业啊,能尽快在40岁之前实现财富自由啊。最终,兜兜转转一圈,却还是坚持了自己原先的专业。
对于普通人来讲,一些能干一辈子、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就越吃香的行业可以考虑。比如医生,尤其是老中医,还有考古。其他任何职业都面临年轻人和机器人的竞争,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昨天看了一个段子:招聘海龟,第一类是美国常青藤,第二类是美国其他藤,第三类是英国、欧洲。职业素养比专门的一种职业、一种技能更重要。职业会淘汰,技能会落伍,比如AI将刷新旧有职业技能的价值,但是,素养能帮助人们适应任何“恶劣”环境。未来,AI越来越普及,很多机械性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替代,人类需要具备一些无法被机器替代的能力,比如想象力、情感感知力、讲故事能力、幽默感等。
请先把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卸载
其实,常青藤学校除了广结人脉,更多的是锻炼一种职业素养。
我这里所讲的不是职业信念,如“敬业爱岗”;不是职业行为习惯,如“做一个时间管理高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不是职业知识技能,那只关系到执行力。我关心的是职业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事实上,常青藤学校教授的就是方法论。
有人求仕途发展,有人求收入丰厚。但其实要换一个思路,就是你现在的职业素质或者知识储备,能不能配得上这个职位。你要看你的职位和你所有的职业素养是不是匹配。无非三种情况,配不上,配得上,超配了。
比如你是搞物流的,你认为很轻易的就把这套搞熟了,不用再去费什么劲儿,那就说明你的职业素养已经超出了你的位置,你应该动一动了。或者相反,你现在的工作有很大的挑战,你认为你现在的职业素养不足够,那么你就需要提升自己了。
一般人到35岁(尤其女性),或者到40岁(尤其男性),基本上职业素养就已经固定了。这个时候你很容易陷入职业瓶颈,向上升不上去,向下掉是随时的。除非把自己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很尴尬的困境,也是很危险的时候。
职业素养或者知识储备,能帮助你“以不变应万变”。
我有位在德国公司的朋友,他的德国上司总说,问题的“为什么”比解决的“结果”更重要。德国人会问:1、这个问题过去是怎么样的;2、现状是怎么样的;3、我们用这个模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4、未来遇到类似问题要怎么办。这个逻辑关系有点像是社会科学里面的“假设-论证-推翻或修正”这么一个逻辑环。假设只有上升为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遇到问题,不光问是怎么样,而是问为什么。找到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下次还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这正是我们应试教育的短处,只会海量地做题。我们只问结果,不问为什么。
提升我们的职业素养,首先要把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卸载。
知识改变命运。应该改为,有效的知识和认知,才会改变命运。
欢迎大家上功夫财经APP订阅肖锋的《个人晋级二十条》。一句话,“职业素养比职业本身重要”,与其担心40岁会不会失业,不如抓紧时间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