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位非常有意思的皇帝。他是宋太宗的三儿子,也是大宋朝第三位皇帝。这哥们跟三非常有缘,但是干事情很二。他的别致之处,实在太多了。做事很有头脑,但似乎又很荒唐。
这位皇帝,史称真宗。真的挺好玩的。他爱改名字,原来这哥们叫赵德昌,后来又改成赵元休、赵元侃,当了太子又改成赵恒。这也难怪,皇家人,别说改名,改姓、赐姓给人都很容易,他们又不像老百姓办户口,一大堆手续,动不动还要证明自己是自己。典型的皇二代,当官当然不是难事,他还当过跟大宋朝包龙图包拯一样的官——开封府尹!
当了皇帝后,他意气奋发的反腐。还写文章,字也写得不错,大笔一挥,留下了一句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除了国家战争跟用人不太行之外。这哥们干了很几件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都影响深远。
比如,他进行了中华帝国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最后一次,也就是说,他没做到空前,但是做到绝后了。在这最后一次封禅中,他确定了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他说,玉皇大帝是天廷最高的神。于是,玉皇大帝就成了天廷最高的神了,几百年后,孙悟空都拿玉皇大帝没办法。玉皇大帝真是哭笑不得,他都不知道他的位置是一位赵姓凡人给他的。
他不知道怎么发现了赵家的远祖叫赵玄朗,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方位神,有一个就变成了真武。导致后来又真武大帝,连《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创一套武功都要叫“真武七截阵”。
这些都属于娱乐头条!
但他也上官方头条,大宋朝的人民日报,也得捧他。有一段时间,他的年号叫“景德”。当时的江西省有一个地方,产瓷器,瓷器的底上印着“景德年制”的字样。索性,这个镇就叫景德镇了。
禅师释道原也很知趣,他在景德年间撰写完成了一部禅宗史,书名被定为《景德传灯录》。
这两件事情风牛马不相及。一个关乎瓷器,一个关乎禅。但是就这么两件事情,却影响深远。
催化剂是茶。
虽然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喝茶,唐代就很多人喝茶了。但是,只有这个时候,宋代,有了“茶禅一味”的观念。克勤禅师还写了这么四个大字,最后被一个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荣西高僧带回东瀛,现在还放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喝茶,包括方式在内,都是宋真宗兄弟的功劳。
首先是瓷器,然后禅。悟禅怎么悟呢,喝着茶悟,喝茶用什么,当然景德镇的瓷器啊。然后就一大堆喝茶的方式方法被定了下来。茶成了传统饮料。有趣的是,很多贵族干事,就是好的东西老百姓不能用,下贱之人怎么能用这么高级的方式享受尊贵呢。茶,并没有。——但是据说,茶叶传入西方各国时候,只有贵族才吃,他们是吃茶叶,呵呵。——茶,谁都能喝。唐代人喝茶,还要放米啊奶啊盐啊葱啊香料啊,跟燕麦片一样。但是,真宗之后,茶里放“禅”,而且用的是景德镇的瓷器,茶的味道就深远了。
想一下,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杯中,几片碧绿的茶叶,碧若湖水,再加两瓣花,灿若朝霞,映着那瓷杯的凝如羊脂。茶香飘逸,汤花轻溅,水雾朦胧。于澄明浑然、细洁莹润中慢慢想那东瀛大和尚的漫漫古道路!
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