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的最后一天,一场间隔了152年的天文大戏来袭,“超级蓝血月全食”即将在夜空中上演。此消息在各大媒体、微信群被重磅推出,便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人们怀着热切的期盼,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此刻的东北已进入了极寒的天气,夜晚的温度更是在零下二十几度,滴水成冰,是最恰当的形容。一到冬天便渴望冬眠,且极端怕冷的我犹豫着,思考着是否去赴这百年之约。
晚饭后,坐在桌前开始“码字”,偶尔也翻看一下微信群。8点多钟的时候,群里热闹了起来,有科普相关知识的,有链接月全食演变时刻表的。我终于坐不住凳子,起身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家门。跨出封闭式的院落,眼前是被耸立的高楼分裂、切割的狭小天空,哪里能见到月亮啊!
绕过阻隔的楼宇,我寻找着开阔的空间,来到了公园对面的人行路上,抬眼便望见了一轮月伢正挂在天边。从出来的时间推断,我正经历着月全食从初亏向食既的过渡。压低了帽子,抿紧了大衣,我在寒冷的夜色中挺立着,等待着。今夜幸好没有风,否则,寒风如刀,是片刻也无法在户外停留的。
天上的弯月渐渐缩小,在明亮的路灯映衬下变得越发模糊。与天上的孤清相比,地下则呈现着一份严寒中的热闹,那是夜查的交警在执勤。在这样寒冷的夜晚,警察们早已守候在关键的路口,查酒驾、毒驾,纠正一些不良驾驶行为。
身上寒气渐浓,我来回踱着步子。旁边,警车车灯闪耀,但警察们没有一人在车中取暖,他们在户外忙碌着,甚至都没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当大众于夜色中归家歇息,他们却正是上岗的时刻;当人们置身室内温暖,惬意于安闲静谧的时光,他们却将肉身抛却于严寒,值守于岗位。需要穿多少,他们才会不冷呢?!
月亮渐渐地有了圆的轮廓,只是很暗,似乎还透着一点红。观月的男女老少抬头仰望,欣喜地议论着,焦灼地等待着。
看着眼前挺立与跑动的身影,我在脑海中搜寻着自己与交警交集的经历。是的,我被处罚过一次,那是因为我开车从非机动车道右转,想将车停进万达广场的停车处,结果被守候在一旁的交警堵个正着,他给我开了处罚单子。“愿赌服输,敢作敢当。”我没有像旁边的中年男人那样试图争辩什么,接过单子转身交钱去了。从此后,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规范驾驶行为,再没被处罚过。
一个月前,我半夜开车归家,在这个地方被查车的交警拦下。他们检查了驾照,然后就放行了。我按下车窗,对他们说了声“天这么冷,你们辛苦了!”年轻的警察露出了笑容,大声地说;“谢谢,这是应该的!”
半个小时过去了,天上的月亮还是幽暗中带着朦胧,似乎没什么变化。它就像一个羞涩的新娘,迟疑着,始终不肯掀开遮蔽脸颊的面纱,露出那张令万众仰慕的皎洁、圆润、分外惊艳的容颜。
从“食甚”到“生光”竟然如此艰难!
其实,人世间哪一个生命的成长是容易的?哪一桩事做起来不带着难度呢!
已经是夜晚十点多了,我身上冷得不行,于是决定放弃观月。往回走的时候,我停下脚步,回眸凝望,那群身影仍然在路灯下辛勤地工作着!
没见到天上的圆月,我并不遗憾,因为此时在我的心空早已升起了一轮满月,它透着和谐而温暖的光,越过那群忙碌的身影,投入到了千家万户的酣梦中。
写于2018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