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一本书,难过之极,第一次读一本书,流泪。
如果说阿米尔没有回阿富汗,或者说阿米尔在知道一切真相之后,丢下自己的侄儿索拉博,他是否会永远活在内疚,悔恨之中?没有美德和良心,心是不会痛的,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犯下自己的罪过之时,终逃不过良心的拷问。
“为你,千千万万遍”善良的哈桑,即使在得知阿米尔父亲去世后依然回到老房子里,
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整整穿着黑色的衣服40天,为悼念自己的主人,非常遗憾
的是哈桑在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如果一个人说谎,就剥夺了他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哈桑没有获得这个权利。每个人在自己的罪过中欺骗,隐瞒。哈桑死了,死在了塔利班政府的手里,死在期盼光明未来到来之前的黑暗里,死在期待见到老朋友阿米尔的憧憬里。
拉辛汗将信交给了阿米尔,一封真挚的信,看到了善良,淳朴的阿桑。也许并不能体会幸福的感觉,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似乎习以为常了唾手可得的东西,可是,阿富汗一个常年战乱,炮火连天的国家,在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文字中,感受到的是真正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岁月里,不用一直在逃难的路途中。
几个月前,网上有个叙利亚的儿童的一个视频。有个孩子对着镜头说“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只不过在玩游戏”孩子的表情随着书中关于战争文字的描述,更加清晰起来,灵魂在被某个东西敲打着。
书中说“阿富汗的儿童很多,但是他们没有童年”。
战争国家的儿童或许内心住着无数个望远镜,她们借着望远镜,瞭望远方,渴望到一个鲜花盛开,青山绿水,风筝自由飞落,没有战争的国度。
有位父亲,在逃难中,孩子被油气炸死,而他的哭喊,让我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就在眼前,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和红红的血河。以前我问过身边的朋友,那些有战争国家的孩子为啥不能逃离自己的国家,我懂了,一张签证,决定他们的生死。
在无声的文字里,我去了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巴米扬,赫拉特。本书带给我伤心,难过,更多是内心挣扎与坦诚。如果说哈桑知阿里知道了真相,我依然相信他们会选择宽恕,人心的豁达如同广袤的天空,肥沃的土地,为了夺回父亲的爱,阿米尔少爷选择了软弱。如同书中的开头部分,他从未说哈桑是自己的朋友。朋友说,这是因为阶级问题,任何时代,人都摆脱不了三六九等的区分。
虽然,如今社会在进步,物质文明在蓬勃发展,现代人不在如同原始人类野蛮,但是骨髓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依然难以改变,这是可悲的。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追回蓝色的风筝,受尽屈辱,而他去了哪里呢?他选择了逃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私的一面。彭懿老师的《妖怪山》也讲述了遇到危险的夏蝉被好朋友丢下逃跑的故事。我想在遇到危险的时刻,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绝对自保,但是否人人可以向阿米尔那样,在内心的枷锁里,完成自我救赎呢?
我没有想过经历战争的孩子内心是那样的恐惧,更没有想过让人得到希望随之毁灭带来的巨大伤害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索拉博的自杀,是阿米尔再次犯下的错,看到这里恨阿米尔,为什么给了孩子远离性虐待的孤儿所,又要再次送回到孤儿所,或许为了一个通往美国的签证,没有办法了。而在战争的国度,孩子们的内心脆弱不堪,一点细小的声音都足矣吓到她们。
死灰色般空洞的眼神,拘谨异常。人们苟延残喘的活着,他们对没有炮弹之火发出无声的议。
阿米尔原本不想去找哈桑的孩子,但是,他终究是面对了自己。
一旦失去了的信任,要在找回,需要历经千辛万苦,但要相信,真心总会融化冰窖。
真心也总会为犯下的罪孽而赎罪。
希望总是像一道曙光,在黎明出现,在红红的夕阳睡去,一天天,一年年。
人们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等待着没有炮火的日子真正来到,就像青涩的酸苹果总会等到红彤
彤熟透的那天,等待便是希望,希望便是等待。
内心的枷锁一旦打开,洪水猛兽般的罪恶被得到洗礼,佛祖面前会得到宽恕。
终将迎来光明与自由。
如果世上真有无私的花朵,那么它就叫“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们追逐着花朵,迷失在草丛,追逐着蝴蝶,迷失在森林,追逐着梦想,迷失在路途,追逐着爱情,迷失在诱惑,追逐着人情,迷失在周旋。所迷失的,越来越多,直到绿野山坡上追逐着飞向碧蓝天空的七彩风筝,心灵悄悄被呼唤,和风吹拂着发梢,自由在欢快地歌唱,红红的夕阳也在微微地笑着说: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