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有害的。如果我们可怜孩子,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悯的合理理由,痛苦也会同时加倍。如果他们依赖于他人的怜悯,非要别人的安抚,他们会越来越没有勇气,不愿面对现实,会认为自己受了不公正待遇。
我们也没有尊重孩子,认为他们太脆弱,没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只有我们避免可怜,他们就能学会克服失望。怜悯也会加重残障孩子的残障。当孩子接受了家长的怜悯,家长会因为失去耐心而感到内疚,当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妥协时,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当孩子生病时,我们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忍过痛苦,引导他们面对困境。我们需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理解他并相信他们有勇气。聪明的妈妈会给予最好的爱,但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不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不幸,这个世界欠了他们。
如果是领养的孩子也不能给他们特殊的家庭地位。婴儿及幼儿期的孩子,基本分不清自己是领养的还是亲生的,他们应该和亲生的孩子一样,得到一样的尊重和照顾。
生活总会遇到不幸,我们要面对不幸,接纳不幸和应对不幸。我们要表现出勇气,以及对环境和孩子心理的敏感,引导孩子做接下来该做的事,慢慢健康地从悲痛中恢复。孩子们在遭遇不幸时需要大家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但是最不需要怜悯。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死亡,但孩子们要相信,他有责任、有能力、可以勇敢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孩提时就要帮助他们慢慢建立勇气、坚强和能力。
打击出现的时候,孩子会从大人的态度中寻找如何应对的线索和方式,通过大人的态度找到自己行为的方向。同情表达的是就事论事,而怜悯是无原则地可怜人。如果我们认为对方弱小,怜悯对方的时候,就会削弱对方原有的智慧和能力,导致他们去想消极、抱怨,陷入悲惨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