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深刻指出 “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广大村务工作者在乡村发展中践行文明互鉴理念指明了方向。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每一个村落都承载着独特的文明印记。从古老的民俗传统到质朴的乡风乡俗,从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到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乡村文明丰富多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乡村文明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传统乡村文明因缺乏交流与创新,逐渐失去活力,被时代的列车远远抛在身后。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村务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抓手,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尊重不同乡村之间的文明差异,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比如,组织周边乡村开展民俗文化交流节,让各村的传统民俗表演、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欣赏。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本村村民开阔视野,了解其他乡村的优秀文化,又能让本村独特的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借鉴城市文明和外来文明中的先进元素,为乡村文明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城市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结合本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如有的乡村引入城市的电商运营模式,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乡村治理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一些乡村社区自治的成功经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此外,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我们不能在交流互鉴中迷失自我。我们要深入挖掘本村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保留乡村韵味的新文化。比如,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打造生态农业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体验农事活动的同时,感受乡村文明的魅力。
作为村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推动乡村发展、传承和弘扬乡村文明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在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以文明之笔,绘就乡村发展的壮美画卷,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乡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