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身边的肉食者逐渐变少,他们已经变身为“素食达人”。不过不少人对素食有误解,比如长期吃素会患上肾结石、也有人跟风吃素是为了减肥。事实上,吃素易患肾结石一说围绕“草酸”来做文章,认为某些蔬菜含较多草酸,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专家认为,产生结石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体代谢的某个环节失去平衡,与身体其他因素有关联性,反而与素食关系不大。而吃素减肥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更严重的是,随大流只吃素,盲目追求全素,不仅达不到保健的目的,长期吃素反而导致自身营养不良,还会被各种疾病缠身。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素食者,应该要设计合理的膳食,否则也可能导致热量不足或过剩,钙、锌、蛋白质、维生素B 12等摄入不足。
先纠正几个说法:
1、长期素食容易得肾结石是杞人忧天
某些蔬菜如菠菜等是含有丰富草酸,但也不至于与其他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并引发结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兴认为,临床发现,菠菜、芹菜、苋菜等虽然含有较多草酸,但由此引起结石的几率并不高。肾结石与素食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与人体的其他因素关系更密切。无论是素食者还是杂食者,要预防肾结石就要注意个人饮食习惯,保持膳食平衡。
2、长期吃素会加速衰老说法不靠谱
吃素被视为健康饮食,因而吃素的人会都不沾脂肪,这样是否会因为缺少脂肪,让皮肤湿气失去弹性变得苍老?周兴表示,没有证据显示这种说法。一点油脂不沾,可能会导致某些必须脂肪酸缺乏,从而引发疾病,但要加速衰老是以偏概全。影响人衰老的因素十分复杂,不能将衰老归咎于素食。
3、吃素减肥者别太天真,吃素也可能越吃越肥
很多人把吃素当成减肥的手段,只吃蔬菜、水果来填肚子,自认为很健康,但如果植物油摄入过多的话,其实脂肪含量可能比肉食还高。
周兴称,蔬菜和豆制品本身是很健康的食品,但为了改善口感,加入很多油烹饪,无形中已经变成“三高”菜肴了。更主要的是,很多素食者把蔬菜沙拉当作主餐,但沙拉酱的热量很高,这也容易造成肥胖。而由于食物的选择减少,素食者可能会摄入过多的精制淀粉,会造成热量偏高,加之不经常运动,肥胖就在所难免。
那么,作为一名坚定的素食者,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到科学吃素?
营养专家说,每天增加50-80克大豆及制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邓宇虹提醒,长期素食者,特别是妇女儿童在不吃肉、不喝奶的情况下,很多缺乏营养的风险大大增加。其中最常见的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 12,以及蛋白质、钙、锌等营养缺乏。因此,素食者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谷类、薯蔬果、大豆及其制品、坚果、食用油、食盐多方面入手。
健康素食应以谷类为主的特别是全谷物。每天摄入谷类250-400克,其中全谷类120-200克,这有助于保证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脂肪酸的摄入;每天增加50-80克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坚果20-30克,有助于健康油脂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食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植物化合物,应当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另外,素食要注意合理添加食用油脂,从满足素食人群营养需要来说,增加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紫苏油可以中和目前含n6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玉米油、豆油、葵花籽油摄入过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