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都江堰
从聚源到都江堰,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
我们的车子先到,我把车上的妻子他们先放到停车必须经过的都江堰的广场坝子,然后再独自到前面去找停车的地方。
车停好后,我也来到了广场。来都江堰旅游的人很多,虽然才早上10点左右,但广场坝子上已经热闹非凡,沸反盈天了。看到一群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在广场上唱歌,我挤进去听了一下。他们都穿着汉服,唱的是《诗经》里的《呦呦鹿鸣》。看着他们摇头晃脑、虔诚严肃的样子,我在心里给他们点了100个赞。不知道学生们在广场上唱歌是常有的事情呢,还是今天搞什么活动,我心里暗自嘀咕。
终于打电话找到妻子他们了,然后商议着怎么买门票。当然要和另外两家商量了,妻子说等一等,跟小丽他们商量了再说。
其间,一个广场上逛着卖票的导游模样的女子走过来问我要不要买票。闲着也无事,我就试着和她聊了起来。
她说都江堰门票是80元,节假日期间,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免票,60至65岁的老年人半票。她还强烈地推荐我们看“放水节”的现场实景表演,说都江堰的“放水节”只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里有,错过了这个机会就要再等一年了。我不知道她说的只有清明节才有这个表演的话是不是真的,但“放水节”的宣传广告好像刚才我在广场上看到过,由此我想到,大概那些小学生的表演是在给“放水节”造势吧。
这个看起来像导游的女子还说,他们是一家旅游公司人员,说旅游部门要求每个旅游公司必须要保底的都江堰门票和”放水节”门票的销量,所以他们很多人都到广场上来揽客了,她还说售票窗口的两种票加起来要260元,她给我们优惠到220元,还保证把几个60到65岁的老年人免都江堰门票,并且优惠40元的“放水节”门票。
因为后面的人还没有到,我没有立即答应她,只说我们的人还没有到,等到了再商量。
小丽到了后,我把刚才把刚才买票的那个人说的条件说了一下,他们也找了几个买票的问了一下情况,对比之后,我们也向这个女子提了一些条件。这个女子说有的条件她做不到主,就报备给了另外的人。后来走过来一个年轻一些的女子和一个皮肤有些黑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他们再次确定了我们的条件,并且答应了,于是我们就确定要了票,当然也再三确定了他们票的真实性。
因为对都江堰不熟悉,有武侯祠的前车之鉴,我们决定请一个导游。那个年轻一些的女子就叫中年男子全程跟着我们,一方面带我们进入景区,一方面给我们解说。当然,这些都是要另外给钱的。
本来说可以到景区里再付钱给他们,但我们还是在广场就给他们了。
时间很快就要有11点了,带头的女子说怕11点半的“放水节”实景表演来不及,决定用车子把我们先送到表演的地方。
于是大家又先后跟着他们坐车到了都江堰的北门。
在北门门口的一条下坡路,大家跟着导游走了一段后,来到一个检票口,导游说这里就是“放水节”的实景表演现场。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顺利通过了检票口,每个人还领了个“贵宾”字样的贴纸。
检票口一过,大家在前行路上的左手面,看到一条宽阔的河面,还有一江奔腾着的碧蓝的河水,我想,这就是都江堰了吧。果然,耳麦里传来导游的声音,说这里就是都江堰,对面河中间那个小岛的前端像翘着的鳄鱼的嘴巴一样的建筑就是鱼嘴。
哦,这就是养育了成都平原两千多年的著名的水利工程了。我禁不住深深地呼吸了口清冽的空气,眼睛贪婪地盯着远处的鱼嘴,想一下子看透这个工程的秘密。
导游说一会儿要到鱼嘴那儿去,所以现在只是要赶紧进入“放水节”实景表演现场。于是大家就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了我们观看表演的地方。
大家都在表演现场找到座位坐下后,导游给大家谈到了这个表演现场的背景,原来这里是当年苏联援建都江堰的地方,但是,当年中苏关系出现问题后,苏联撤走了专家和资金,工程就无法再进行了,就搁置了一个大土堆在这儿。后来,邓公来视察的时候,指示要把这个大土堆利用好,于是,这里就慢慢地演变成了现在的这个表演场地。
离表演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场来看表演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快把好几百人的的场地坐满了。很快,随着一段古朴的音乐响起,表演开始了。
在我们对面修建的实景表演现场,一些身着古代衣装的演员从不同的通道涌入进去。场地高低起伏,远近分明,看起来非常宏大。演员置身其间,因远近的不同,呈现给观众的表演也各异。近点的演员大家看得更清楚,表情就更丰富,远点的演员主要是以背景的形式出现,大家看到的也主要是他们夸张的动作等肢体语言。
整个节目主要再现了古法放水的形式,由此致敬两千多年前的先人,同时也展示了各个不同时期都江堰及周边人民因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而带来的幸福生活。
节目的表现形式很丰富,多数人觉得这个节目比很多景区的演出要好。
随后,在这个中年男子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又沿着刚才那段路上坡来到北门门口的检票处,顺利地从北门进入到了都江堰景区。
过了北门的检票口,等人都到齐后,导游就开始给我们介绍我们正踩着的这条路,说这条路是通向松潘地区的路,也是都江堰最早的一条通过藏区到国外的路,有三四百公里,但在当年512地震中被全部毁坏,只剩下都江堰景区的这段,并且,景区的这段也是后面重建的。没有想到居然有这样的故事,如果没有导游,我们怎么会知道呢,所以,到了景区,有导游真的很重要。
北门再向前走一段,是一座到鱼嘴的吊索桥。导游说,原来的索桥是当地的两个老师捐资修建的,后来这里成为景区后,景区重新改造了索桥,大大增强了索桥的安全性。从北门到鱼嘴,或者是从鱼嘴到二王庙,都需要从这座索桥上通过,索桥又窄,几乎就只能来去方向各站一个人,所以,等着上索桥还需要排队,而且上了索桥后,还要人挤人地过桥。
虽然人多,我们还是见缝插针地拍了几张照,因为,这样的场景毕竟是太难得了,哪里去找这么多人的桥呢?
过索桥之后的这个小岛就是鱼嘴所在地,导游介绍,当年李冰用人工挖出内江后,挖出来的土石就形成了现在的岛。岛的前端就是鱼嘴,鱼嘴有两个巨大的作用,就是“分四六,平旱涝”。导游说,李冰特别将内江河床的修得低于外江三尺三,又将外江河床的宽度修得宽于内江河床九丈九,这样,就能在江水流量小时,有六成水流入内江,保证下游用水;江水流量大时,只有四成水流入内江,保证下游不受涝灾。
李冰的这个水利思想在两千多年后依然不过时,确实是非常厉害啊。怪不得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看过鱼嘴后,我们乘电瓶车到了飞沙堰。
飞沙堰其实是鱼嘴所在的人工岛,也叫金刚堤,和宝瓶口旁边的离堆夹成的一道宽阔的堰体。内江水流少时,水全部经宝瓶口流到下游,内江水大时,经宝瓶口最大可承载12米深的水,多的就经飞沙堰流入外江。
从金刚堤到离堆也是一座铁索桥,因为是旱季,飞沙堰里并没有水。
离堆上有很多古典的建筑,我以为都是以前的,于是问导游是哪个年代的。结果导游说,当年都江堰上的建筑大多在512地震时被损毁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建筑,也多是在地震后,经过三年时间,由上海援建的。导游还说,不仅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建筑是重建的,就是刚才我们买票那个广场,原来全是民居,512地震也倒了很多房子,后来,上海援建方,把那些老房子都拆了,才有了现在的广场。我小心翼翼地问他,那不是当时要死很多人?导游伤感地说,是呀,所以我们在当时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可不敢再想其他的呀。
我看了看这个年纪和我相当,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跟他接触的这几个小时,我感觉他内心非常安宁平和,没想到他原来有过那样的经历。
我也没有想到,如此景色清幽的都江堰,竟然也曾历经大劫,原来你还是这样的都江堰呀!
离开离堆,经人民公园出来,重新回到都江堰广场。我才发现,这个广场,似乎已经不是最初所看到的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