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孩子比较护食,尤其是见了爱吃的肉肉,更是护得要命,不愿意分享,别人要是硬要,他就会很暴力地抗议,情绪控制不住时,还会对你上演拳打脚踢。孩子什么时候变成“小霸王”了呢?
某天外婆买了孩子最爱吃的锅包肉,中午已经就吃过了怕孩子吃多,晚上吃饭时外婆就只给了他一块,告诉他只能吃一块了。我们吃饭时外婆让孩子和我分享,说中午他都吃过了,晚上这块给妈妈尝尝,结果儿子怒眉斜眼地看着我说“不给妈妈,我还没吃够呢!”,老人就开始半开玩笑地说孩子“小气鬼”。
晚上等到姨姥回来吃饭时,外婆给姨姥又拿了一块儿锅包肉,孩子看到了生气地说,“那是我的锅包肉不给姨姥吃”,姨姥笑嘻嘻看着他说,“这是我的,不给你吃。”孩子变得暴躁和生气,居然上手去掐姨姥,我赶紧上前制止他,他不甘心地哭了,说姨姥是坏人,不喜欢她。看着孩子委屈哭诉的样子,和刚才剑拔弩张的样子简直是两副面孔。
我把他抱过来一边安慰,一边给讲道理,“我们是一家人,有好吃的就是要分享的,再说这个锅包肉是外婆的买的,外婆有权利做主把食物分享给姨姥,你没有权利不让分享。知道了吗?”
“那些都是我的,我不要分享!”孩子又哭闹着起来,外婆见孩子哭,心疼了,拿出最后一块锅包肉哄他,孩子见到有肉,赶紧吃抹干眼泪来开吃起来。这时外婆又说让孩子分享给我,结果这小子把一整块肉都吞到嘴里,自己大口大口吃起来。老人们打趣到,“看看这孩子,太抠了,自己的妈妈都不给分享!”我看着孩子深思起来。
我想起《儿童社交心理学》中提到,要让孩子学会共情,所谓共情就是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最大限度的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孩子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那么父母也可以抢夺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玩具,让孩子体会到玩具被抢走的滋味并不好受,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自己的抢夺给其他人带来的不好的感受,从而有所收敛,渐渐的孩子也就不再欺负其他小朋友了。
孩子吃完了饭要喝酸奶,我拿起酸奶告诉孩子,“这是我买的,我不想和你分享,因为你刚才都没有和我分享。”孩子见状又委屈起来抢我手里的酸奶,我坚持不跟他分享,我们争执了一会儿,孩子才安静下来不再抢了。
“儿子,你可以选择不和别人分享,可以自己吃一份,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别人也不会和你分享,如果你愿意分享,你可以吃到两份不同的食物。还有当别人不愿与你分享时,你动手打人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如果你这样做,别人以后更加不会愿意与你分享,明白了吗?”我看着儿子的表情,他说明白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听得懂。
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其实我们家长很大程度是带着情绪去和孩子沟通的,对于孩子行为的判断是不够准确的,孩子今天“小霸王”的表现是积累而来,而在与孩子沟通前是否就已经对孩子有了“固化”的印象?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过激的反应肯定不是通过现在经历的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而是之前有过类似的行为,当时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等到行为严重时才来指责孩子。
2、孩子真是的“小气鬼”嘛?平时孩子就真的一次都没有分享过食物吗?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会有所分享,只是当下的情况,我们只看到孩子不分享的一面,而忘记了以前他分享过的场景,从而因为一两次的不良表现,而给孩子贴上了“小气鬼”的标签。
3、家长无论出于什么角度,都不应该欺骗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骗我说没有了的东西,突然又拿出来给别人,还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自己会高兴吗?此时孩子可能更专注于不高兴,而导致他更加不愿意分享,所以我们在此时上纲上线教育和责备被孩子都是不恰当的。
《亲子沟通密码》书中说,家长常把孩子某个瞬间的行为定义为成长的特性,很多时候家长与孩子对话之前,已经假定了他的行为,他的想法,甚至事情的原因和因果,我们可否问问自己,这是孩子的真实模样,还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刻板印象?家长不能仅凭偶然的现象就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多想想这只是一次的表现还是经常性的表现,不要让自己的偏见产生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不要让自己刻板印象固化了对他们的认知,我们要积极关注优点,并淡化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