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在家快一年了,问过我三次这个问题:“妈妈,你当初为什么要生我呢?”我每次都这样回答她:“我也没有多想,结婚了就生孩子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了孩子才会感觉到快乐呀!”可能是她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所以才多次问这个问题。
今天听了文聪老师的课,我才醍醐灌顶,当初,我根本都没有听出来大宝问我这话的意思,我只停留在了大宝问话的内容层面,还每次都解释得津津有味,其实我的解释根本就不是大宝想听的。
文聪老师说,过得不快乐的孩子,跟爸妈关系对抗的孩子,最喜欢说的是谁让你生我呢?谁让你不打招呼就生我呢?你还不如别生我呢。我根本都不想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如果说咱们只停留在内容层面的话,咱们会怎么跟孩子说呀?
我们会跟孩子说,我咋给你打招呼,哪个人出生的时候,她妈会给她提前打招呼,你说这话都不讲理,如果我们从内容、状态、需求和关系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应该说:你跟妈妈说,妈妈不应该把你生出来,听到你说这种话,妈妈感受到了你的不开心,感受到的是做我的女儿你不快乐,对吗?这是她的状态。
所以这个出生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孩子在向我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其实是更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好一些,我能够给到你更多的支持,或者说你能够在这个世界上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你就不会再想这个问题了,那就是孩子的需求。我们接下来可以讨论一下,怎么样去让我们快乐一些呢?这样就把这个问题的核心给澄清出了,孩子根本就不是指责你不打招呼把她生出来,她也知道任何一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她妈妈都不会给她打招呼,她只是想通过这句话向你传达,我很生气,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很痛苦,但是我又没有办法。怎样找到一个突破口,能让我高兴起来,不要让我再这么痛苦了,这是孩子的需求,所以说我们只停留在字面的这个意思,这个沟通就太浅层次了。
我自认为和大宝的关系还不错,她和我说话,不会像文聪老师举的例子那么直接,但是应该和文聪老师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后来我和大宝证实,她确实是这样想的,按照文聪老师说的流程,我和大宝进行了沟通,虽然没有解决她的问题,但是起码,我能理解她的意思了,她的心门打开了,愿意和我沟通了,所以,和孩子沟通,我们要明白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停留在孩子说了什么,我们更要去听,孩子没说什么,要听出弦外之音,听出弦外之音不是只听她说了什么,还要去听她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