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和刀鱼馄饨

        刀鱼,长江三鲜之首。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平日在海里,每当春季,受江南烟雨之邀,成群溯江而上寻求产房,便成鱼汛。清代诗人清端有诗云:“扬子江头雪作涛,纤鳞泼泼形如刀”,春江水暖,江涛如雪,漫江鱼儿亮闪闪的一片,这是一种生之悦乐的美啊!

        早些年刀鱼并不值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江西、湖北都有渔获。之后因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只有在长江入海口的江阴、靖江、张家港等处能有所收获。前几年已经高涨至六七千一市斤,品相好个头足三指宽者,甚至逾万,普通人家不敢想象。

        近两年渔业部门采取限制捕捞数量、规格、日期等保护性措施,才让老饕们得尝这天下至鲜之物。当然,不是所有的刀鱼都是老饕们的心头爱。这得专指小眼睛、黄背、鳞片发白亮,鱼身圆润、整体白里通透、身体俊美的长江刀鱼。而不参与洄游的海刀和钱塘江刀鱼(也称湖刀)则一般头尾发红、鱼背青黑、身材细长、鳞片发白却少光泽,是无法项背的。

        苏中一带有:“清明挂刀,端午品鲥”的说法。清明前的刀鱼肉质特别细嫩,鱼刺柔软,入口即化。这也正暗合苏帮菜不时不食之理。清代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就是那位嗜蟹要留买蟹救命钱的超级吃货,曾说吃别的鱼都有生厌时,唯有刀鱼是“愈嚼愈甘,至果腹不能释乎”。这也就是当时刀鱼价低,要是现在这真金白银一般的天价,哪个吃得消哦。

    刀鱼烧法取清蒸为上。清洗刀鱼不开膛破肚,取根筷子由两侧鱼鳃处伸去一搅,清理好鱼腹,鱼身完整。刀鱼清蒸最妙之处在于不用去鳞,加葱结、姜丝、黄酒、盐和少许糖,隔水蒸二十分钟即可。在高温作用下,原本银光闪闪的细鳞化为滴滴油珠,此时鱼身色如溶脂,近乎透明。暗香荦荦,惹人无比。清蒸的刀鱼只能用筷头一点点挑起送入口中,一则肉质细嫩无比,筷子不能夹起,二来刀鱼多细毛状骨刺,大口吃不得。难怪评西厢、批水浒的金圣叹先生把刀鱼味美却多刺,列为人生恨事之一啊。当然,鱼刺虽多现如今却多了个吃法,等鱼肉食尽,厨师会把鱼刺入油炸制金黄,入口酥香,别有一番风味。

        刀鱼虽美,无奈价贵;鱼肉鲜嫩,却恨多刺。于是稍微便宜点的小江刀却成就了另一种美食---“刀鱼馄饨”。刀鱼馄饨名气由来已久,家乡江阴的徐霞客曾称之为“天下第一鲜味”。不仅江阴,张家港、靖江、镇江等沿江城市百姓皆善制刀鱼馄饨。我的家乡是江阴北岸的靖江,清明前也盛行吃刀鱼馄饨,而刀鱼馄饨的制作却极其考究。

      刀鱼馄饨头一个考究就是做馅。刀鱼成馅烦在出刺。有用棒头“敲”刺者,就是用木棒慢慢把鱼刺敲出来;也有煮成半熟,用手再慢慢“捏”刺者;最最讲究的是用刀轻斩“滤”刺。在一块狭长的新鲜猪肉皮上,将去头、去主骨的刀鱼平摊在肉皮的肉面上,用刀背轻轻地逐一横向下剁,几分钟后软刺嵌于肉皮里面,皮上只留下一段刀鱼肉,方不虞软刺之患。

      其次考究配合的菜蔬要鲜。清明前草头(金花菜)最是鲜嫩,要选当日清晨割下的,最好是头茬带露水的嫩头;或者是清明前的头刀韭菜,那股子肥美方配得上刀鱼。就连和馅的鸡蛋也考究,务必是三五天内生下的,使用时以剔除蛋黄只留蛋清为好。“三鲜”合而为一,才算正宗。

        最后考究的是馄饨皮。将富有筋道的白面加入蛋清和鸡汤(刀鱼骨架汤更好)代替水来和面。包制时靖江人讲究采用对折两次,再两端合拢的包法,酷似银元宝。这样包成的馄饨,下锅后韧性足,味道鲜,久煮不烂,晶莹润泽。煮熟掀盖,一只只翩翩浮起,随着翻滚团团打转,这薄薄的皮子看上去,隐隐透出菜蔬的嫩绿,仿佛翡翠玉成。

  如今刀鱼愈少了,庆幸如今长江三鲜中尚余江刀,但愿此味不要可待成追忆啊。三月已至,有空来作作客,尝尝这过时不候的刀鱼馄饨,品品其细、滑、香、鲜之味。看看江畔云树万重,烟水茫茫,体味下江南的烟雨可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说世上什么淡水鱼最贵,非长江刀鱼莫属! 历史上最大的长江刀鱼是由张家港市永联渔业队在长江七干河河口捕...
    贺小伟阅读 5,128评论 5 12
  • “明前刀出鞘,肩耸乍惊雷”,每逢农历三月小阳春,草长莺飞之时,也是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上市之时。江浙沪人民对刀鱼,可...
    猎宴阅读 865评论 0 1
  • 这两天,应该是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上市了,刀鱼上市,让我们这座小城,也整个的鲜美起来了。 熟悉刀鱼的人都知道,刀鱼以...
    春风榴榴火阅读 813评论 8 7
  • 改变意为事物与它原本的样子不同了。 改变同蜕变是不同的,蜕变的话,在理科领域可以说是质变,就是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瀑下顽石阅读 359评论 0 8
  • 依依问我,你搁屁股吗 我坐在沙地边的木头上,不搁,谢谢宝贝儿 强强说,你跟我来,我们去看鹅,我分不出来鹅宝宝和鹅妈...
    岳晓晴阅读 7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