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需要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在思考呢?或者说,我们是否在有效思考呢?我们能否分:大脑空转,还是真的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呢?
尤其面对孩子,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情景:
你对孩子说:问你话呢?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孩子就在那里嗯、啊的,看似思考,其实完全是大脑空转。因为你问什么,他还是不知道,回答不出来,所以亲子关系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鸡飞狗跳!
那你可能会问:有的问题确实不会啊?就是想不出来啊?难道我没有在思考吗?其实你想想,即便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法,也应该有间接的,最起码应该会想到找人帮助吧。
再回到孩子写作业,还是孩子不会这道题,你问:怎么解决?想好了吗?如果孩子回答: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可能是因为我上课没有听清老师讲解,也可能是这道题和老师讲过的范例有区别,我还没有弄明白。我现在去问问同学,或者去问问老师,或者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你看看,我就是这样模仿,其实就是想说,如果孩子不是傻傻的说不会,而是依旧不会可是会说出为什么,还可以给出其他方法,你还会生气吗?还会弄得鸡飞狗跳吗?
这就是真正的思考!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仅仅只有一种:答案!凡事必有至少三种解决方法。所以今天我分享一本书《思考的艺术》,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思考这件事吧!
《思考的艺术》作者文森特·赖安·拉吉罗(Vincent Ryan Ruggiero),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分校荣休教授,国际公认的“使思考课程成为教育的重点”运动的先驱。开始教学生涯前,拉吉罗教授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和工业工程师。在作为工程师的四年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改进了工作的方法、设备及布局,建立起标准的成本计划分析。这一经历帮助促使他形成了在创造性、批判性思考方面的独特视角。1984年,拉吉罗教授出版《思考的艺术》,这是将创造性、批判性思考,作为解决问题和争议,唯一策略的最早读本之一。拉吉罗教授共著有二十多本书,多次登上电视节目、发表过大量文章和演讲。多年来,他创新性的思考技能训练法帮助人们建立起了思考的标准。
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思考呢?作者也给我们了一个学术定义:思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
思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能够产生结果。这个过程中,都是要有意识的,不能是盲目的、自发的、随意的。所以我们要是能指挥我们的心理活动,就能达成有意义、有效地思考!
是的,作者告诉我们通过练习,我们真的是可以管理心理活动,有效思考。
1、思考的常识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思考应该如何进行?作者告诉我们思考分为两个阶段:产生和判断,产生是指产生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判断就是要把这些方法做判断,最后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使用。
差的思考者和好的思考者差距就在于产生,差的思考者产生的方法比好的思考者少得多,解决方法没有,当然总是陷入困境。即使大家都想出很多好的方法,差的思考者对于最优方法的准确判断能力,也要低于好的思考者。
现在我们肯定都希望成为好的思考者,我们就先来看看思考有哪些常识吧。作者总结了7点:
a、承认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言行,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那真的很难做到。
b、有审视并能修订真理的勇气,真理不是在任何时刻、对于任何人都是真理,我们需要不断去审视判断,此刻这条真理真的适合我吗?
c、学会界定什么是知道。真正知道,是能够做到,能够知行合一,不然知道仅仅是大脑层面知道而已。
d、记忆不可靠,记忆是扭曲的。很多人陷入痛苦的境地,去找心理咨询师做辅导,探究之后,经常发现来访者的记忆是错乱的,导致了他误以为爸妈不爱他,朋友不喜欢他。
e、客观认识观点和意见,不要用我们的主观来判断对错。
f、慎重考虑因果关系,很多情况下,这个因未必就导致这个果。人家做微商赚钱,那我做微商就赚钱,真不一定,他俩没有因果关系,而我们常常就这样联系起来了。
g、避免进行道德观判断。
2、思维误区
学习了思考的常识有哪些,就请我们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慎思,看看是否符合常识,也看看是否掉进误区。下面,来看看作者给我们分析的6大误区:
我是最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哪一个甚至哪几个误区击中?
不要紧,现在至少我们知道了思考可以锻炼,也知道了思考的常识和误区,这对于我们指挥自己的心理活动,并能有效思考,开启了一扇大门。
这个时候,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区分:
人物和观点(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事)
审美和判断(真的是正确,还是仅仅因为我们自己喜欢)
事实还是解释(事实是被客观验证过的确定的事)
语言还是现实(语言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现实就像照镜子)
作者认为,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产生和判断这两个阶段,最重要的能力。所以接下来我们跟随作者来学习,如何提升创造力?如何批判性思考?
3、如何提升创造力?
作者说创造力的本质就是通过富有想象力、原创性、有效性的方法迎接挑战。作者给我们了四步,帮我们提升创造力:
第一步,主动寻找挑战。这个过程是激发大家好奇心的过程,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求知欲,就容易从众不去思考。
第二步,恰当的表达。我们经常浮浅的、局限的去思考问题,然后表达出来的内容经常不准确,所以一定要精准恰当表达。这一步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第三步,调查问题。这一步就是需要我们不断通过数据、实验、调查、研究等等方法,去深挖问题。
第四步,产生新的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作者说的很细,我们也来看看如何产生新想法。我们可以:加强非常规反应;运用自由联想,天马行空;运用类比,找到相似之处;跨界组合,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将解决方法形象化,产生一个一个图像画面;构建正面反面论点;构建相关情境,想象一个具体的案例,在头脑演化一遍。
4、批判性思维
我们通过上面四个步骤提升了我们的创造力,在产生方法的阶段,就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
接下来去判断最好的那一种,我们就需要学习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法是完美的;而且在方案被改进之前,不能贸然付诸实施。所以我们必须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去审视真的这个方法就是最好的吗?这里作者也给我们了三步:
第一步,制定解决方法,尤其注意细节部分,确定如何运用这个方法。
第二步,寻找确定新问题。看看这个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吗?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第三步,进行完善,不断去修正概念,可以通过改变术语、改变解释等,让我们不断去完善方法。可以尝试改变它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等,最后这个方法就是最好的,无可挑剔!
读完这本书,对于思考这件事情真的重新认识。我以前算是知道思考,其实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提高思考能力。今天跟随作者,从思考的7个常识到6个思维的误区,再到如何提升创造力让我们在产生方法阶段更流畅,最后学会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在判断阶段确定最优方案!
又是一本实用落地的工具书,难怪从84年出版到现在都畅销不衰!让我们一起学会指挥心理活动,锻炼思考,最后达到有效高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