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和阿秀是一对亲姐妹。姐妹俩相差两岁,两人既是姐妹,又如知心朋友般,关系自然很好。
阿珍性格温柔,到了适婚年龄,经人介绍嫁给本村一个勤劳憨厚的男人,两人成家后一直在外打工赚钱。夫妻俩省吃俭用,几年时间手中有了些积蓄,夫妻俩在集镇购买了一个商铺,借了些本钱,准备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赚钱呢?夫妻俩在集镇街道观察了几天,在一些熟人的店铺询问了行情。并详细做了记录。发现集镇贩买奶粉的店铺只有两家大型的,生意很不错。其余的生意似乎都有不下十余家,店铺里都是夫妻俩看店,而奶粉店一般都请了几个店员帮忙看,还忙不过来。
夫妻俩一商量,也去市区联系了一家品牌奶粉店,加盟进去,成了这知名品牌的代理商。现在许多生了小孩的人家,都给宝宝吃奶粉,一听奶粉少说一百多,几天就吃完了,一个宝宝一年加上辅食要消费上万元,而奶粉相比别的生意,利益略高。夫妻俩的奶粉生意越做越好。
阿秀性格泼辣,自己在外面打工谈了一个男朋友,男朋友家是集镇的,家底子不错,男友家有一个商铺出租给别人做生意。阿秀和男友成家后,也不打算出外打工了。夫妻俩瞄着姐姐阿珍贩卖奶粉很赚钱,也决定做和姐姐家一样的生意。
两姐妹在同一条街,相隔也不过几个商铺。阿秀和姐姐商量,自己也打算做奶粉生意。阿珍感到很为难,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不要妹妹做吧,妹妹肯定认为自己怕她抢了生意,让她做吧,船多碍港,肯定会将自己客户拉一部分过去。她只得委婉表示随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也做不了她们的主。
阿秀虽说是和姐姐商量,其实心中早拿定主意,姐姐做得不错,自己肯定也会做好。她将自己的店铺收回,又将隔壁的商铺一并租下,大肆装修一番,货比三家,也找到一家知名品牌奶粉公司,加盟进去。公司派人帮她们做广告搞宣传,开张第一天,因为前期广告力度打得好,销售额很不错。
阿珍家也开始搞活动,两姐妹的两家奶粉店开始暗暗竞争。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
生意难做,顾客也不是天天有,有时候一位顾客要问几家店铺才下手购买。为争客源,让姐妹俩撕破脸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有一位潜在客户,是姐妹俩的远房老表,怀了一对双胞胎,开始就和阿珍联系,宝宝出生了来她家买奶粉。阿珍也时不时买些水果去看这位表妹。
在这位表妹临盆去医院生孩子时,阿秀第一时间知晓消息,要老公开车连夜跑去医院看这刚生产的表妹和她俩宝宝,又和表妹的婆婆拉家常,最终让这位出奶粉钱的婆婆大人愿意掏腰包到她家购买奶粉。
得知被妹妹挖了墙角,平时脾气好的阿珍很是气愤,逮住机会将妹妹狠狠说教了一通。阿秀嘴皮子比姐姐会说“各人生意各人做,人家愿意来我家有什么办法!”
一度姐妹俩变成了仇人般互不理睬,去娘家也不再一同前往,姐姐白天去,妹妹晚上去。
什么生意都有红利期,随着许多品牌奶粉店的出现,奶粉利润也低了不少,销售额也降低许多。阿珍做这一行许久,也有点厌倦了。她和自己男人商量,决定将奶粉店转让出去,夫妻俩去市区发展,孩子也读大学去了,自己手中也有了不少积蓄。
说干就干,阿珍的奶粉店顺利转让,她和老公开始到市区创业去了。妹妹阿秀见姐姐转了店面搬走了,心中也有些许失落。想想自己这几年因为生意怠慢了姐妹亲情,也挺后悔。主动和姐姐言和致歉。
姐妹俩经历了这一番,明白了钱财固然重要,血脉相连的亲情更重要。每到年关节气,姐妹两家人一起相邀回娘家,欢声笑语洒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