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倩影舒展,定然是打动人的,任他是谁!我想,庐山便是最为打动我的那一个。
——题记
奔流激荡的长江带来肥沃的土壤,浩荡的鄱阳湖为候鸟提供生长的天堂,在那鄱阳湖畔、长江滨岸,有一座灵修隽永的山峦,那便是庐山。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游历庐山,后来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这便是第一次记下“庐山”的这个名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未登庐山上,已闻庐山名。
第一次听到庐山这个名字便是从那首流传千古的《望庐山瀑布》中得来,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脑海中便出现这样一种情景:旭日和风,阳光正暖,淡淡紫烟,袅袅而生,徐徐徘徊,微风轻拂,最后消散于香炉峰山间。
极目远望,一道瀑布如匹练,气贯长虹,挂于空中,水滴飘洒,而后坠入深潭里。
身虽不至,心向往之。
偶有闲暇,便邀二三好友,登临庐山,见到了它的真面目。
于我而言,庐山是神秘的。
它始于第四纪喜山运动,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
北枕长江,东依鄱阳,山、江、湖结为一体,险峻和柔丽并济。
站在它的最高峰大汉阳峰上眺望,云雾如波浪翻涌,山头或圆或尖在云海若隐若现,不算高,心也生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以往每至高处,总会有极大地恐惧,不知为何,在这里便没了惧意,反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静谧与安逸。
沧海桑田,世事易变,更不用提富含构造运动的庐山了。
这里地质复杂,而且行迹明显,展现出诸多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
第四纪时期庐山抬升强烈,周围地形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
山北形成一系列的山谷和山岭地貌,而山南则为一系列的断崖,形成高俊的山峰。
而山中则分布的,是依次排列的宽谷或峡谷,每当立于山谷中,心中不免会生出“荡胸生层云”之感。
庐山极为奇秀。
由于断裂缝起,因而庐山周围断层颇多。
因断层构造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
于山顶看去,山头有时略似天穹华盖,倏而绵延如千里城墙,间接似利剑直插云霄,而后又像神龟行于大地。
雄伟壮观,气象万千,每次登临庐山时,即使攀登的路径相同,站的位置一样,入眼的都是不同的景色和奇观,也难怪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庐山生出“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
它既厚重也悠远。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
而在山麓的鄱阳湖之滨.又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形成唯美的陆地沙滩景观。
而在石门涧、锦绣谷和剪刀峡等地又保有大量且完整的峡谷地貌遗迹。
每次站在陡峭而险绝的山谷中,看到谷内光滑的岩石,都会想起几百万年前的冰川裹挟的泥沙砾石摩擦着地面,一丝丝一毫毫的向前推进,大地传来的是沉重的低语,诉说出历史的回音。
庐山也是富有生机的。
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为古老生物的保存和新生物的引进提供了有利环境。
山麓的鄱阳湖是候鸟生长的天堂,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增高植被也渐次由常绿阔叶林到常绿、落叶混交林转变,生长极为茂盛而又丰富,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秋季的庐山大概是最有意境美的,丹红的枫叶随风飘舞。
时常会想象着一个知性的女子漫步在铺满庐枫的石阶,一步步的向你缓缓走来,阳光通过枫叶反射,打在她身上,透着红光,熠熠生辉,极富韵味。
水把庐山的美更增添了一个境界。
在地质构造的影响下,水流的流向渐趋和地势的走向将近一致。
大部分河流作北东—南西走向,像一条条丝带穿山而过。
而流水向沟谷的源头不断侵蚀,且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地加强,慢慢形成跌水,转而成为瀑布,山内著名的三叠泉、黄龙潭和碧龙潭瀑布便是由此而形成。
也很有幸得以到三叠泉一观,仰望之,一道水流向下俯冲,半空中水流破碎成一个个水花或水珠,像极了一个诗人在空中挥毫泼墨,在阳光下肆意挥洒。
脑海里多年想像的场景此刻终于见到了真容。
我想即使见到百般美景,万般风月,身心也应像水流入海一样终归于平息和宁静,或许山麓的东林寺是个好去处。
东晋慧远法师看得此处隐于山林,又有水月云雾作陪,为求心中真法,便建东林寺为佛教净土宗祖庭。
记得有段时期,心生迷乱,于是载车奔向东林寺。
到达之后,看见落日余晖下的佛塔,我慢慢沉静。
“咚……”的一声,寺内的一声钟响,只见一名老僧,手执竹杖,轻弹衣袖,走出寺门,逐渐远去。
老僧虽身体佝偻却脚步沉凝,夕阳洒在他身上散发金光,那一刻我的心中不在困惑,而是越发坚定。
图片来源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夜启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