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大家骂到死的设计,真的是“丑"吗?
讲真,这个问题真心不是编出来损苹果的,我们只要简单回顾一下他们家产品,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代产品推出的时候,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非议,举几个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并且非议比较大的例子。
iPhone推出的时候,大家讥讽他们,这么没有手感的全键盘,点击久了会得帕金森症。
iPhone6把摄像头抬高的时候,大家讥讽他们背面设计丑出天际,谁买谁脑残。
Mac Pro推出的时候,大家讥讽他们抄袭垃圾桶,家里没有字纸篓了,买了之后,一举两得
AirPods推出的时候,大家讥讽他们穷疯了,把Earpods剪断线就能卖高价,这样的神改造,家里三岁小朋友就会。
iPhonex推出的时候,大家讥讽他们不但引领科技界,还能带领发型新潮流。
但然后呢?
不多就之后,大家就开始欣然接受这些前一刻还口诛笔伐的新特征,津津乐道的使用起来了。 这个循环一再发生。周而复始。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的审美出现问题了?还是苹果太强大,足以改变我们的认知?
认知出现失调的时候,一般遵循“最省力路径”,所以很容易在大脑中找各种理由把这件事情搪塞过去,理由也很好找,现成的一抓一大把。诸如:IOS太好用,没办法舍弃了。苹果推出了新功能,我想尝试了。诸此种种。
但如果我们本着王阳明死磕的精神,真的追问一下,用了这么久,真的还觉着丑吗?
似乎好像或许Maybe也不是那么丑了,完全可以接受了,甚至慢慢的开始有些喜欢了。
2.第一个吃螃蟹的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实力。
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基因自然就进化出了一套危险规避规则---对于陌生的,不熟悉的环境或者事物会持谨慎态度。
这一条规则深深的写在我们的基因中,在自然选择时,不符合这条规则的,都消失在各种危险之中了。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生命威胁,但这条规则依然顽固的发挥作用,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判断与审美。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所以成为一条标榜勇气的谚语,也正是基于这种认知。
而在电子产品上,苹果正是不断扮演着“吃螃蟹”的角色。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需要与之匹配的设计产生,而这款设计必然是区别与之前大家熟悉的形象的。 这种不熟悉,反映到用户层面,就会出现陌生与排斥感。在一个网络如此盛行的时代,发表意见的成本是如此低廉,所有你总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上找到种种非议与嘲讽。
但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人们会发现这种基于新技术的设计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并且新的设计形态在消费者考察了一段时期后,陌生感消失了,再加上友商随后推出的产品也会一再印证这种合理性。
慢慢的,苹果最初定义的形态就会成为这项新技术的标杆形态,比如智能手机以大屏为中心,无线耳机加上一个充电小盒子,诸此等等。
你可能会说,那还是基于苹果NB啊,全球那么多公司,苹果只有一家,他们有那么强大的技术,所以基于新技术在设计上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慢慢也会被接收,他们能做的事情,不代表你做了不会死。
3.熟悉的陌生感
如果是一家平平常常没有黑科技的白菜公司呢?那是不是意味着就只能顺从消费者,做一些消费者已经喜闻乐见的常规设计呢?
当然,这是一个办法,但很消极,在设计上虽然不会引起消费者反弹,但也别指望依靠设计加分,毕竟喜闻乐见的常规设计,每家都会做。
所以很多家的设计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激进的做不了,常规的做了无效。
其实,在这两者之间还有第三条道路,我们管它叫做“熟悉的陌生感”。
具体的操作方式说来简单,就是设计的主特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这个元素是消费者在此类产品上未从见过的,以此保持新鲜感。
二.这个元素是可以让消费者联想到生活中其它熟悉的正向元素的,以此来维系熟悉感。
做到这两点的设计,就能成功把get到“熟悉的陌生感”这个点。
这种设计方式不但不是新的发明,甚至可以说是设计经典套路之一。 很多厂家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其中以汽车行业做的最为谨慎,以奔驰为例,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2012年,2014年,以及2016年的车型。
前面两款为当年的概念款。
可以看到奔驰为了进行前脸进气格栅的设计语言革新,在2014年概念车上就在预热,经历了两代概念车预热,终于到2016年落实到量产车型上。并取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名字“满天星”。
一款新的设计,为了规避消费者陌生感可能带来的反弹,通过反复预热,并且最终利用正向形象充分引导,一上市就达到了火爆的程度,甚至不少其他款型的奔驰车主会主动将进气格栅修改为最新款。
这就好比电影大片的预告,不断给消费者一些预期,同时让消费者一点点熟悉起来,陌生感一旦消除,再加上一点正向联想,一款特立独行的新设计就变得喜闻乐见了。
一句话总结:
要摆脱设计上“做的太激进找死,做的太保守等死的”的窘境,把握好“熟悉的陌生感”会是一条不二法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设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