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之术是鬼谷子思想的根基,在看《鬼谷子》这本书之前我是不认识这两个字的。
捭:音bǎi ,意思是两手左右旁击,开启。
阖:音hé,意思是关闭。
鬼谷子是中国纵横之术的开山鼻祖,也是其集大成者。融会贯通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阴阳学说,精炼出了“捭阖之术”。
01:如何使用人才
“捭阖之术”将人分为三种:有见识的人和愚蠢的人、勇敢的人和胆小的人、仁义的人和卑鄙的人。主张按照人的品行,分别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
首先,是识人。
就是要判断所用的人是属于上面三类人中的哪一类。
判断的方法就是听其言,相当于我们现在公司招聘人才的面试。我们一开始并不了解要用的人,所以通过谈话可以大致明白这个人的品性及性格。
通过赞扬一个人,可以知道他是不是真材实料。当我们夸奖一个人的时候,最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好大喜功,是不是真正做事的人。
通过恐吓一个人,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富有勇气和仁义。当我们故意吓唬一个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是不是一个为下属着想,注重团队的人,是不是做事推诿和卑鄙的人。
在鬼谷子看来,赞扬就是“捭”,恐吓就是“阖”。
其次,是量人。
当明白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个最优秀的听众,让对方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看是不是与我们的理念相一致。
如果对方的理念与我们相差不多,甚至是颇为契合,就要帮助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念,最终完成相互之间的认可,这是可用之人。
如果对方的理念与我们相差太多,或者截然相反,就要指出(批评)他这种理念的缺点,如果对方愿意重新考虑摒弃自己的想法,并且诚心接受我们的理念,也是可用之人。否则就要拒绝录用。
02:如何说服别人
说服别人正是捭阖之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
捭术,就是让对方开口,让对方说话;阖术,就是让对方闭口,让对方沉默。
我们把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归为阳类事物,称作人生向往。
而把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归为阴类事物,称作人生忌讳。
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向往型语言”,也就是说可以用这类美好的语言去说动对方进行某事。
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忌讳型语言”,也就是说可以用这类令人厌恶的语言去威胁、警醒对方中止某种计谋。
游说中运用捭阖之术时,先用阴言和阳言去试探对方,以确定对方是喜欢阴言还是喜欢阳言。
由此,与喜欢阳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崇高语言为主;与喜欢阴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卑下语言为主。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照此而论,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就没有探测不出来的真情,就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就没有不能说服的对象。
03:一个例子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曾静描述过一种特殊的鱼,叫做“泥鱼”。这种鱼在干旱的时候可以藏在泥里,像冬眠一样,可以长达六个月而不死。等到雨季来临时,泥鱼又可以苏醒过来,继续在湖水中自由生活了。这时候由于其他的鱼儿都已经死光了,泥鱼没有了竞争者,反而繁衍的非常快。
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就是活用了泥鱼的战术最终获得了成功,建立了西晋。
公元239年,魏明帝病逝,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继位。宗室皇亲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但是曹爽势大,设计免了司马懿握有兵权的太尉之职,给了他一个太傅的文职。
司马懿见势不妙,故意装病,骗过曹爽,暗中培植势力,等待时机。最后趁曹爽陪皇帝出城拜祭明帝陵墓的机会,控制了都城,胁迫皇太后一举剪除了曹爽。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除了魏国,建立了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