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籍;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我们看《周易》要从中看出为什么吉,凶,悔,吝,无咎,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有什么启发?
下面来聊一聊“否极泰来”的“泰卦”:
1.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泰,小往大来,吉,亨:泰卦,小人走了,君子来了,是吉利的;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应该热烈庆祝一下。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交合,使得万事万物通达。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上下交合,志向一致,目标一致。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心正直,而外表柔和;内心刚健,而对外又随顺众人。
内君子,而外小人:亲近君子,疏远小人。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君子能够主政于朝廷;小人逐渐衰落下去,被清理出去。
2.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交,泰:天地交合,这是“泰卦”之相。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君主由此得到启示,观察效法天地运行之道;更能抓住天时地利,带动百姓,勤劳致富,使得大家能够安居乐业。
3.初九,拔茅(máo)茹(rú),以其汇,征吉
拔茅草带出了根,因为它们本是同类,原本就是一体的,终究是吉祥的。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拔茅草,结果带起了一大片,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是因为有志于既定目标,不忘初心,不断进取。
4.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xiá)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包荒,用冯河:具备包容一切的胸怀,拥有徒步穿过大河的勇气。
不遐遗:能够礼贤下士,始终不遗弃远方的贤德之人。
朋亡:不结党营私。
得尚于中行:为人处世能够坚持中道,而受到众人推崇,受到大家伙儿的称赞。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在也。
包荒,得尚于中行:具备包容一切的宽广胸怀,始终坚持中道。
以光在也:这是因为,为人处世始终光明正大。
5.九三,无平不陂(pō),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xù)其孚(fú),于食有福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九三,没有平地不变为陡坡的,没有只出去不回来的。
艰贞无咎: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正道就没有灾祸。
勿悔恤其孚:不用担心,不能取信于人;这个时候尽管困难,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依然会支持你的。
于食有福:安心享用自己的俸禄,这么做,是很有福分的。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无往不复:没有只出去而不回来的。
天地际也:这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去必有回。
“泰卦”告诉我们化解矛盾的方法在于沟通,任何时候,都要有包容心,并且始终持守中道,这样才能够让人生之路变得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