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延主要归纳为七方面:
1.陪伴催促不当,家长只聚焦于孩子的作业问题,持续不当的语言模式导致孩子在写作业时出现持续消极情绪反应,导致孩子在家中一提及学习或作业变产生不良情绪的条件反射。
应对方式:家长纠正自己的不当摧促,相信孩子有一定的自我规划能力,多肯定和赞赏孩子的自我规划。
2.学生自我要求高,写作业时往往先易后难,如果作业有难度便产生畏难情绪,习惯于花大量的时间用于重复且简单的知识学习中,知识掌握没有实际性的提升,从而认为自己有正确的态度,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没有结果,从而对自我不认同,或者觉得努力没有用的负面心理。
应对方式:陪伴孩子在探究难题时一定有要耐心且情绪稳定,多多肯定孩子,每攻克一个难题后,与孩子一起归纳和总结解决难题的心得,帮其形成成功经验,体会来自正向反馈的良好心里感受。
3.偏科导致没有信心,因为对自己没有信息从而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4.关注点放在分数的比较与变化上,无法体会知识习得的愉悦感,很容易产生自我消极评价,也容易眼高手低。
应对方式:多多练习自我肯定。
5.没有积极的目标与动机
应对方式:发现孩子的擅长点,通过鼓励和认可,让孩子获得积极的良性情绪,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目标或动机的产生。
6.从小一直没有时间规划意识,比较散漫,生活无序。
应对方式:需家长与孩子一起,从根源性的问题比如时间意识,时间观念,做事的优先程度方面一点点先建立起来。
7.手机未管理好,使用无度。
应对方式:在写作业前不要安排停不下来的事情,把干扰因素降低。
面对作业拖延的现象,解决的策略方向:
1.陪伴要是高质量的。在孩子低龄段时,就有意识陪着孩子养成定时、定点、定环境写作业的固定习惯。
2.发现孩子有拖延的问题,要对照区分孩子拖延的原因,定位拖延的根源。同时关注孩子在拖延时在做什么,然后再有的放矢。
3.帮孩子消除拖延的诱因,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家长切忌不要只针对现象或自以为是地下定论。
4.帮好孩子建立积极学习的条件反射机制。在不易打扰的环境或时间段内,通过运动或其他放松之后,引导孩子产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情绪的程序化条件反射机制,具体如下:
第一:在作业前建立宁静愉快的心情,设想按时写作业时的自我肯定的积极情绪,到时间点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心情愉快快速敏捷地走向书桌,打开学习材料,一边调整呼吸一边设置此次学习要完成的小目标和任务,然后专注的按照计划开始学习的条件反射机制。
第二:引导孩子想象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样子,还可以想象自己的优秀榜样,激励孩子更愿意进步,自觉塑造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让孩子对自我的果断行动的状态、超越自我的行动学会自我欣赏,自我悦纳。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良性条件反射有助于避免拖延写作业问题。
第三:引导孩子去发现老师的优点,营造赞美老师的氛围。
第四:孩子实事求是的自我要求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从小成绩就优秀的孩子父母尤其需要给孩子提前打好预防针,否则就很容易习惯性的完美主义,容易划地为牢。父母提前去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提醒孩子实事求是,避免出现眼高手低,从而打击自己写作业积极性。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写作业观念。孩子写作业不是自我表现,需要多自我肯定,多去思考总结,不要有太多的自我批判,让孩子保持对写作业的好心情。
第五:迎难而上坚韧性格的培养。优秀性格从小时候培养起来的,再往其他方面去迁移。孩子谦虚开放的性格才能更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提升。家长一方面不要包办,不要剥夺孩子成长和试错的机会,另一方面不要怕批评孩子而一味的去奉承孩子,孩子需要有是非观念,而且家长就事论事,孩子犯错、知错、论错、改错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认错,也学会了虚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