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赫布,提出了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模型:如果大脑里两个神经细胞总是被同时激发,那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更强。而这个时候,如果再激发其中一个细胞,那么另外一个细胞,就会被同时激发。就像我们拿着锤子,就自然而然会去找钉子一样,因为在我们的脑袋里,记忆这两个物件的神经细胞是紧紧连接着的。
阿波罗1l号的月球之旅,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但前提是宇宙飞船必须先摆脱强大的地球引力,为此在刚发射的几分钟,即刚升空时的几公里消耗的能量,比之后几天几十万公里旅程消耗的能量还要多。 习惯也一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根除不良习性,仅有一点点毅力,只做一点点改变是不够的。 “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了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正如乔布斯所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记住,只有当你主动拿瓶子去接水,瓶子里才会有水。
第一个:这个知识可以放在知识结构的哪个地方?第二个:这个知识和哪些旧知识可以连接?(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想一个,后面随着知识量的增大,可以逼自己想三个,然后五个。。。)当我在心理学的书上看到“马太效应”这个知识点时,我发现它和经济学里的“复利增长”很像,也和系统动力学里的“增强回路”有关,还很像数学里的“指数型增长”,于是,我在我的知识系统里,把它们连接起来。第三个:这个知识可以用在哪里?(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想三个,后面随着知识量的增大,可以逼自己想五个,然后十个。。。)
学习也是一样,不要跟着现有规则玩困难模式,你会玩的很累,很多前辈辛辛苦苦学来了一些本领,为了弥补之前的辛苦,处心积虑营造权威感,把自己弄成尊活佛让后辈追随,同时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又各种虚张声势,把简单的东西讲得玄乎,把真正有用的干货藏着掖着,不断把一堆无关痛痒的软道理一本正经地讲给学徒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