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这部电影体现了很多现实和无奈,在现实中,孩子通常是弱势群体,不得不妥协,哪怕是表面妥协。
电影里体现的男尊女卑思想,在农村里面非常普遍。我自己也是从小在农村里面长大,对这些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吧。
李玩的名字是随意取得,而弟弟的名字却是精心取的。我一个朋友的名字,是在上户口本的时候才临时取的。因为儿子能够延续香火能够防老,很多人都想要儿子,就生了一胎又一胎,出现了超生现象。计划生育的政策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小时候穿的很多衣服是男孩子穿的,然后也一直是男孩子的发型(小学还短发三七分了几年)。妈妈第一次有给我留长发的意识是因为一年级的元旦晚会。那时候班上好多女孩子去表演节目了,可是老师说我的头发太短了,不能上台表演节目。
一年级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会被其他小朋友举报。因为他们说有男生进女厕所了。(真的是因为我头发比较短)可是那个老师大概是不合格的吧。
因为他并没有和小朋友们解释短发的原因。而是让我站在讲台上,让其他小朋友们猜猜我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这件事后来就成为了家里的笑谈。
农村里消息总是比较灵通的,谁家生了,接着就是问生了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母亲这个角色也会承受很多舆论压力,会有很多什么肚子争气不争气一类的说法。(明明决定婴儿性别的是父亲@—@)
李玩从不喜欢喝酒,到接受喝酒;从偏执地要找回爱因斯坦,到看到爱因斯坦也不上前相认;从英语薄弱到取得巨大的进步。这些是李玩的改变和退让。
在大人和孩子的博弈之中,大多数情况下大人占上风。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资历来告诉你,你是错的,他们是对的。
他们喜欢的不一定是多么聪明的孩子,而是听话的孩子,懂事的孩子。
这样维护的是大人的尊严吗?我不知道。决定之前也很少会问你喜不喜欢。
牛奶有营养,所以你要喝。这种书包是免费的或者价格合适的,所以你要用这种书包。成绩好有光荣,读书是为你自己读的,所以你要努力读书。
如果不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做事的话,就是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是要被警察叔叔抓走的,也是要接受打打骂骂和思想教育的。
小学的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的。有次没听话,因为一件事情和奶奶吵起来了。老规矩,轻则骂几句,重则动手教训一下。
那时候怕挨打,就躲在楼上的一个空柜子里面,越想越觉得委屈,哭累了就在柜子里面睡着了。醒来以后是傍晚了,我听到奶奶在喊,但是害怕出来就要挨打,还是犹豫着没敢出来。后来怕不出来之后挨打的更多,就出来了。
回想童年和大人的争斗之中,仿佛都是无用的挣扎。生气把楼梯踩的轰隆响也好,赌气不吃饭也好,大多都是虚张声势,最后都没有取得革命的胜利。
大人狠狠地喊几句,吓唬几句,该收脾气的收脾气,该吃饭的吃饭,顶多是再倔强着只吃饭不吃菜。从结果上来看终究是失败的。
因为是弱势群体,所以会害怕挨骂,害怕挨打。(现在觉得就是打和骂,好像不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了hhh)
记得弟弟十来岁的时候,打碎了一个水瓶,就在外面躲了一整个下午。外面放着很大的包装纸盒,弟弟就贴着墙壁,躲在那个纸壳的后面。直到傍晚大家都在找他,才发现他躲在纸壳后面。
现在想来可能会觉得好笑,但是想想觉得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担心做了坏事受惩罚,担心没有做大人想要他们做的事情,担心自己不够好。
不过好在,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家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再那么明显。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也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在合理的范围内父母都是支持的。
我的文理分科,以及大学专业是自己填的(尽管自己也有点糊涂),大学去了几个地方浪父母也都默许,极少去什么酒局(大人之间的饭局差不多都是敬酒和漂亮话了)。
弟弟说要买打印机也就买了,文理分科也是遵循他的意愿,他说想去武汉大学看一看,去年父母也就同意让他一个人去武汉大学走了一圈。
童年或许缺乏很多选择的权利,长大之后这些权利一定会如约而至。
【19年第6篇观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