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明媚的阳光投射到室内,暖暖的很舒适。在这样一个宁静而温暖的早晨,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是多么惬意与美好啊!随手在书架上拿起一本厚厚的《中国世界最美散文集》,随意翻到一页——喜欢这种自然的看书方式,不刻意,随性自然,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未知而不矫饰。
一篇巴金的《怀念萧珊》映入眼帘。最初对巴金的了解是从《家》开始的,他笔下的那个懦弱隐忍的觉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就听说巴金的散文真挚亲切,以情动人,一经拜读,果然名不虚传,那种散发着朴素的人性美的光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一个热爱文字的老人,对文字的执着与爱憎,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清晨,却把我带到了他的阴郁痛苦的回忆中。对于与自己一起生活了三十年的妻子,他的内心是歉疚的,因为他的“黑老K” 身份牵连到了她,她就是“黑老K”的“臭婆娘”。不光是精神上的摧残,还有身体上的折磨。批斗,写检查,巴金向妻子诉苦道:”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由于身份的特殊,以至于在她患病期间,想尽办法一直到逝世前三个星期,就开后门才住进医院。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妻子患病期间,儿子又患了肝炎,是在安徽农村带回来的。在此种境遇下,“晚上回到家,奔进空空的、静静的房间 ,我几乎要叫出声来,”一切都朝我的头打下来吧,让所有的灾祸都来吧,我受得住!“
善良的善解人意的萧珊,”见到熟人她富有这样一种表情:请原谅我麻烦你们。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 。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
但是,事与愿违,开刀以后她只活了五天。她走的很凄凉,家人都不在她的身边,只有表妹在她身旁,谁也没有想到她会走的这样突然,只是一次午饭的交错,就这样阴阳两隔。“找医生来”这是她最后同表妹说的话。可后来,巴金理解为,她是要找“李先生”来,她一直这样称呼巴金。
她同他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就这样相濡以沫生活了三十年,到最后竟然连一句话都没有留给他。
可是,我们的文学巨匠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写道:“我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真情,人类最为真挚、最为执着、最为让人心动的感情,不论男女,都希望获得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也只有这份感情才能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直到永远!文字,虽然让你饱尝艰辛,但也让她邂逅了他的妻子,与这样一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情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