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上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视频。
一个男人,穿着西装,在人流量不断的地铁站口疯狂呐喊。
“我要开单!”
“我要做销冠!”
“我要做陈总!”
“我要买车!”
“我要买房!”
“加油!”
丝毫不顾忌过往的行人的目光。
看配文得知,是一名房产男销售在练胆,他学历不高,这是他的第一份销售工作,但是因为胆小,业绩并不好。
视频很快火了,上了热搜,看了一下评论,大部分是善意的,我也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其实大部分人都曾有过一段疯狂的经历,是迫不得已也好,是视死如归也罢。
我也有,并且再次回忆起来,心里的感觉五味杂陈。
我突然非常好奇,大家记忆里那段疯狂而熠熠生光的日子究竟都是怎样的。于是给身边的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以下内容来源于朋友的真实口述:
1.
我最拼命的日子是考研前的时光吧,没有任何人理解我,因为我26岁才选择走了这条路。
而在大多数人眼中,这这年龄该是结婚生子,已经安定下来的年纪了。可是我对自己不满意,我很焦虑,我觉得自己离30岁很近可是一事无成。
那段时间我辞职了却不敢告诉父母,在杭州租了一个小隔间学习,靠我从前工作了几年攒下来的不多的存款。
那几个月,我每天凌晨五点起床,背一个小时单词、背一个小时政治,雷打不动,上午专业课,下午数学,晚上总结一天的成果,选择当天学的最不好的那一科来复习。一直到凌晨一点上床睡觉,连做梦都做阅读理解。
为了省钱也为了省时间,我每天的主食就是清水煮面,烫些菜叶子,我不能吃的太油腻,不然会犯困,肉也是吃的,但比较少,出门倒垃圾的时候会去超市买些香肠回来,这些比较不容易坏,我可以吃好几天。
那几个月我感觉我几乎是靠意志活着,很少睡觉也很少吃饭,几乎不与人交流,对家里和朋友都说自己工作忙,基本处于人间蒸发的状态。
唯一抚慰我的是我所住的小区外有一个夜市,晚上会有很多小吃摊,我虽然从不去吃,可是听着外面的人声嘈杂,我不觉得吵,我觉得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发誓我再也不吃清水煮面了,我也终于抬起头了。
2.
准备结婚前那段日子是我最拼的时候了。
她父母一直不太同意我们在一起,因为我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在这个城市里,我买一套房子,贷款30年,每个月还一万一,与我的工资刚好持平,可是我只能贷款,父亲去世的早,首付钱也是我得积蓄和母亲的积蓄加上借了亲戚朋友的钱东拼西凑出来的。
那段时间我们差点儿分手,她以绝食相逼才跟我恢复了联系,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无能的人,我给不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一个家,挣钱,到底怎么做才能挣钱。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我买了一辆二手车,很用心的刷洗之后,下了班去做滴滴司机,我一直开到凌晨两三点才会回家,一个是为了赚钱,再一个我真的睡不着,我太焦虑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正巧接了一个同事的单,他什么都没问,我也什么都没说,我们默契的完成了这单,他给我了一个五星好评,那天我哭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忍不住的哭。
当然了,钱还是不够,可是她父母或许觉得我是真心,便答应了我们结婚的事,房子,也是岳父岳母又添了钱,贷款不用那么多。
那段日子里,我觉得彼此相爱这件事,成本真的很高,可是真的太值得了。
3.
我其实习惯性的会逼自己去努力达到一些艰难目标,但是最拼的是我自己拍视频创业那段时间。
从文案到拍摄到剪辑后期全部都是自己一个人,我是电脑白痴,可是为了省钱,什么都会了,开始剪出来的视频没人看,因为没有梗,粉丝量基本不动,我着急的脱发又长痘,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想过放弃,可是这真心不是我的作风。我去报了很多这种领域的培训班,也被骗过,可是还是收获更多一些,学会了找定位、抓风格、埋梗、吸引眼球,第一次有视频点赞破万的那天,我把自己喝醉了,好好睡了一觉。
他们说做自媒体就是要把自己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我觉得这话挺对的,我挺喜欢的。这让我觉得很爽。
我想以上,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暗光时刻。一无所有,却不得不继续前行,在前途未卜的忧虑中拼尽全力。有些疯狂也有些好笑,但回过头看看却在人生的履历中永远熠熠生光。
而我也真的为之深深感动,原来在这庸常的俗世中,仍然有这么多人在为自己的目标付出着、努力着。人真的比自己想象中的顽强的太多。
在离开校园之后,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生活的艰难,酒足饭饱的话题也都是成年人的一地鸡毛,我也深有体会并被这种艰难而深深的“伤害”过。
可是这些艰难带来的并不只是伤害。
在我们拼命地挣扎和与之抗衡之后所产生的的积极行为,则是这场“伤害”所赋予我们的最美好的礼物。是成长,也是回忆。
而让我们真的念念不忘的,并非苦难,而是那个时候咬牙绝不放弃的自己。我在完成一件别人都说不可能的事情,这听起来,真的太酷了。那个曾经如超人一般的自己,谢谢你,我很感激。
希望你,直面真实,心怀慈悲,口袋里永远揣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