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受邀去武当山做亲子教育沙龙。沙龙互动中,我请一个爸爸说说自己孩子的优点,爸爸看着怀里的孩子,一个大约7、8岁的男孩,扭扭捏捏的迟迟不说孩子的优点(这个词语的描述也许不够准确,但当下这个爸爸给了我这份感觉),孩子扭过头看着爸爸,等待中爸爸对着孩子说:“你说”。我不知道等待中的孩子,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内心是否会有一份失落?孩子以后遇到问题时是否会有一份力量?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上次带姑娘上品格亲子训练营中的一幕,在课程中老师问:“哪一组家庭愿意上来参与活动?”我看见孩子还没等老师说完就将手举的高高的,同时回头看向了我,如果家长不参与就没有入选资格,我和很多爸爸妈妈一样没有举手,我看到了孩子表情中因为我的不积极不参与带来的那一份失落,她准备将手放下来时,那一刻我的心咯噔了一下,迟疑了一下,看着她我最后举起了我的手,因为我的迟疑,第一次互动中我们没有被选上。第二次时,孩子又高高得举起了手,我这次毫不犹豫的跟着举起了手,虽然我根本不知道老师所问问题的答案,但我知道这次我是为我的女儿举手,孩子转头看到我高举的手时开心的对我笑着,后来,每一次活动我都看到了孩子积极的身影,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积极会影响着我的孩子,我的主动争取也会影响着我的孩子,哪怕我不会我也积极参与,积极就代表着我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就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自己所谓的面子,放不开,不参与,有问题也因为自己的不好意思不去解决,我们的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重要到超越了孩子的成长。上午沙龙结束我很庆幸,自己已经走在了学习的道路上,不然我还会因为自己这样那样的理由困住自己,囚住的不仅仅是自己也囚住了我的孩子。我们总说让孩子积极举手发言,可我们遇到事情却选择退缩,我们总说孩子要讲规矩听话,可我们却很少约束自己的行为,当我们自己都无法身体力行时,就不要指望我们能推动身边的孩子,也不用抱怨孩子的不努力。
我就是我孩子的引路人,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感恩自己的那份觉察,感恩自己的成长,感恩让我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