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共享单车
哈啰出行的创始人杨磊,曾是车钥匙创始人、爱代驾CEO,他给出的数据是,中国每天将近有5亿人通过两轮出行的方式解决日常0~10公里的出行。2016年9月成立哈罗。
近日,哈啰出行发布《2018共享单车行业报告》,该报告委托全球知名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执行完成。报告显示,基于各品牌的试用者(过去6个月使用过该品牌的单车),其中71%哈啰单车试用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哈啰单车;且有57%的哈啰单车试用者表示哈啰单车是自己最喜欢的单车品牌;不仅如此,最愿意推荐的品牌也是哈啰单车,占比达60%。最直观的就是它们的车确实好骑。
随机采访了身边近10位平时经常骑共享单车的用户,提到哈啰的单车,他们普遍反映都是“好骑”“省力气”“很结实”。
哈罗单车战略: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集中了市场约70%的共享单车,哈啰出行则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入手,再下沉到四五线城市。
“其实很好理解,当时北上广深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市场接近饱和。但中小城市的共享单车才刚刚兴起,市场空间较大。先从小城市入手,也让哈啰出行在最开始的行业竞争中,在二三线城市提前奠定了“领跑者”的印象。
2018年3月27日,用户口碑不错的“小鸣单车”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成为首个共享单车破产品牌。
哈啰出行在逆势中逆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少不了众多资本的加持,哈啰出行成立至今已经累计完成了11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9月,哈啰获得来自春华资本以及蚂蚁金服领投的将近40亿人民币投资,光蚂蚁金服参与的投资中,资本们在哈啰出行身上就花高达120亿元左右。
技术方面
外界曾这样评价杨磊,“这位‘技术信仰者’希望借助技术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降低损耗,使哈啰真正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出行进化的企业。”
据悉,哈啰出行的第五代智能锁的芯片,加入了神经网络的算法,可以定时检查工作状态,发生故障之前预警,这样线下工作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同样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运力。
此前,杨磊也曾表示,得益于技术,哈啰单车的线下运营成本平均只有0.3元每辆/天,这个数据不到同行业其他玩家的三分之一。
哈啰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比如,今年6月17日,哈啰出行又被北京市交通委核查出单车未备案率高达98%,对其违规投放的行为进行了5万元顶格罚款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并拟进行二次处罚。
上一次处罚是在5月16日,北京市交通委核查出从1月起哈啰出行多次多点违规投放车辆,其被多次约谈,并被责令限期改正收回违投车辆,但哈啰出行没有改正,反而继续新增投放车辆。被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实施了行政处罚。
房地产业大问题
1.哄抬房价、捂盘惜售
- 一些开发商为达到利益最大化,拿地后迟迟不按规定开工,坐等升值
- 一些楼盘已达到销售条件,但就是拒不领取销售许可证
- 更有甚者,领取销许后,不在规定时间内开盘,故意制造违规假象被查封,以拖延销售时间达到涨价目的
2.精装变“惊装”
- 明明只有800元/平米精装成本,却对购房者报价3000元/平米
3.捆绑销售
- 市价5万的车位,卖给购房者15万,否则购房者就无购房资格。
- 类似双合同现象
叩指礼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
带了几个大臣微服在茶馆歇脚
乾隆在茶馆内为下属斟茶
下属想谢恩又不便以宫廷之礼相回
恐暴露皇帝的身份
就以"叩手"代替"叩首"
平辈之间
食指和中指并拢,同时敲击桌面
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
敲三下相当于三作揖[yī]
长辈向晚辈
出于礼貌长辈们会用食指或中指
敲击一下桌面,相当于"点头"示意
遇到欣赏的后辈,则会敲三下
晚辈向长辈
五指并拳,拳心向下
一路敲击桌面,叩手指关节
意为五体投地,行"膜拜礼"
敲桌面一般敲三下
电梯广告收入属于全体业主
大多数广告代理会直接和小区物管签约
电梯静态框架广告基本上每块每周的广告费
在120~150元之间
一年下来一块静态框架的广告费
在6000至8000元左右
而有的小区还带有播放动态视频的电子广告屏
这种每一秒都是钱,收费更高
算下来一块电梯电子广告屏
仅一周的广告费就高达6000元左右!
一年下来至少30万元!
据2000年开始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
电梯井、楼道间、公共门厅等都属于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
也就是说,业主们是以一定的价格买下了小区的电梯面积的
还有这些收入也归全体业主
①小区外车辆进入小区要收停车费
②有人要在小区广场搞特卖或做活动,要交场地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