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群内的课程,我最近还在学习精神分析的课程。在学习和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容纳与被容纳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比昂提出容器的理论,指出“咨询师要做一个好的容器”。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也特别有感触。
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是说咨询师需要能开放自己,面对来访者的各种情绪和状态,都能接得住、容得下。在这里,咨询师成为了一个容器,来访者或者说来访者的各种情绪和反应成为了容纳物。
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觉得妈妈也要充分发挥容器功能,特别是当孩子的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更要像一个容器一样,稳稳的接住他的坏情绪,并全部容纳住,这样他的坏情绪被我们涵容了,也就有了安放之处,就不会再来影响他了。
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请假调整之后,终于愿意回去上学了。可因为之前长期请假不写作业,老师和同学其实是对她另眼相看的。有一天放学,闺女对我说,她最好的朋友告诉她,班主任老师不让她跟我女儿玩……其实当天下午班主任也和我通过电话,说了一些孩子上课说话影响别人之类的事情,还说她那个好朋友当天没有跑操一直和我女儿在一起,言外之意就是我闺女影响人家孩子了,人家孩子家长也很有意见……
所以,当闺女和我说完之后,我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说教,什么我们要理解老师,他要对其余四十几个孩子和家长负责;我们要理解好朋友,毕竟人家还要努力考个好高中;我们之前作了那么久,我们要理解大家对你的不接纳……我自以为是的说教了一道,结果闺女突然崩溃的大哭,“她不跑操根本不怪我!班主任让我全权负责做板报,不就是因为我不学习吗,就让我干活,让别人学习!”然后,她打开车门摔门而去。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容器功能没有发挥好。她传递给我的坏情绪我不但没有接住,而且原封不动的给她打了回去。整个晚上,她都不怎么理我。但是我一直在尽力心平气和的和她沟通,问问她吃不吃东西之类,结果她也就是简单回答个不字。
第二天,她的情绪好一点了,我再次跟她沟通,大致就是妈妈很理解你现在的处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你终于想开始学习了,但是却不被大家去接纳,你一定非常难过。如果你还想继续学习,我们可以想其他的办法,比如我和爸爸可以尝试给你办转学,我同时也告诉她,我们只能尝试去办,现在快中考了转学很难办。如果转学不成,我们可以考虑长期请假,自己在家学,或者到课外班找老师学,然后正常参加中考。不管怎样,告诉孩子,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会和她一起想办法,商量一个出路。
孩子选择转学,然后我和孩子爸爸就开始找关系,问教育局。结果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个特别破的学校,招生都没招满的学校,还有空余学位。我跟孩子说了以后,她让我第二天带她去看看,本来我只打算带她去看看,结果到了校门口她非要再进去看看环境。然后我就给教导主任打电话,那老师人很好,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着孩子进去看了一下,九年级就只有一个班,29个孩子,然后闺女很开心的说就在这里上学了。然后当天就让我陪她回家取书包,就来上学了。现在已经上了一周了,每天都很开心。
我现在还没有办理转学手续,我每次问女儿,手续还没办,你随时可以回原来的学校,她都异常坚决地回答“不”。我相信,他这么决绝的想要逃离那个环境,必定是那个环境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不适。现在我也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原本我嗤之以鼻的新学校。
总之,我想说的就是,孩子不想上学不想学习,一定有她的原因,也许那条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道路真的不适合她。作为妈妈,我们一定不能逼迫她沿着那条痛苦的路继续走下去,那样很可能导致我们最终失去孩子。
发自内心的接纳,陪伴,爱
孩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感赏女儿昨晚学习到十一点,感赏女儿今天主动去上了课外班,感觉女儿上课之前完成了作业。
投射女儿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