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晓雨
维安要去英国读书了。
我在微信上问了她离京的日子,很遗憾,可能短期之内我们无法见面了。
但很替她开心,换个环境,人会滋生出许多奇妙灵感,新的旅程势必带来不凡的契机与经历,尤其是人在工作以后,再去读书,其实像是后青春的一段修订期。
过去传统媒体或出版行业的日常发稿都要经过“三校”,一校,二校,三校,分别由校对人员、编辑和总编来进行审阅。可以说,人生亦如此,高考是一校,工作是二校,建立家庭关系是三校,每个阶段的起承转合之间都可以对过去的自己进行校对,查漏补缺,随时纠正自身。
而在经历过职场生涯后,选择重新投身于学校,其实是更细致的经验补充,人在工作中锻炼出的目标性和反应能力放在学习上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维安说,她其实去年就申请了学校,但还是留在国内的媒体工作了一年。
算是gap year吧。
维安是个敏感度很高的姑娘。看她的文章,有时会惊讶于她看待事物的理性,有时又忍不住对她那种可以随时随地捕捉灵动生活气息的能力和感染力,感到好奇。
尤其是她身上那种“永远热气腾腾”的状态,叫人充满靠近的欲望。
那天早上,我们两个人聊起彼此的人生目标来。
她说很羡慕我读书早、工作早,可以多出一些时间积攒社会经验,而我感到十足羞愧,虽然比别人早进入职场,但这两年已经感觉到了明显的原地踏步。上升的曲线变得非常缓慢。
还是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样。
维安说,她也是。
好像目前这个阶段,许多人都无法说出自己特别特别擅长的领域,或者特别特别喜欢的东西,所以只能尽力去尝试不同的活法,去工作,去旅行,去留学。去尽情折腾。去增强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
有些人,从很早以前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但我们不是。
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那种天资聪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的人,所以只能在成长过程中,去不断的尝试、经历,“体验派青春”注定不会一路顺畅,但辗转反侧的人生也有它的迷人之处呀。
层峦叠嶂之中自有来日的白云可期。
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害怕把时间花费在筛选上。因为这些选择所赋予你的可能性和想象力,是迷失的果实,也是漫长岁月坐标轴上的朱砂痣。
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够折腾的。
大学时候学的是新闻,但私底下考了很多貌似和专业完全不挂钩的证书,现在想来完全是盲目的填充时间。
毕业以后工作换了好几份。做过内容,干过运营,在媒体和互联网公司里都呆过,跟工作能力强情商高的人共事过,也曾呆过氛围懒散、同事们每天浑水摸鱼的团队。做过一些还不错的项目,但也时常被高压的节奏搞得心情一团糟。
从执行者做到管理层,慢慢发现自己实在是不适合那份工作,后来就辞了。那是我经历过最舒适的工作环境。待遇和福利都不错。
辞职以后,有过小小的遗憾。
但我知道再重新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离开,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清楚自己不要什么呀。
动漫作品《银魂》中有一个常年失意的角色,是个废柴大叔,用现代人的眼光可以说是“成年人式丧的典范”,一事无成,又常常语出惊人。
比如这一句:“人啊,根据重新振作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看着比自己卑微的东西,找寻垫底的借以自慰。另一种是,看着比自己伟大的东西。狠狠地踢醒毫无气度的自己。我属于后者。”
对镜映照的激励方式固然可取,但我要提醒:
别人的成长模式只能参考,不能复制。
比起互联网上那些振奋人心的10w+故事,终究还是觉得,遵循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心意更为难能可贵。
普通人其实很少有那么多逆袭的传奇。
大概从一年前开始,我就很少写所谓的“励志文”了。
不带任何情绪色彩。只是客观来说,过那个阶段了,过了从大学毕业到初入职场的这段最容易迷茫挣扎,也最容易意气风发的时候了。很少再遇到那种精神世界纯粹的热血沸腾的时候。
我从来没有对写作这件事有过太多企图心,比起阅读量,我更在乎的是及时表达。
16、17那两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许多成长类文章被一些新媒体大号转载,那些触底反弹的经历,后来无意中鼓舞了许多人。
也让我始料不及。
社交媒体上蜂拥而来的读者,有时会问我关于很多关于“人生目标”的问题,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有没有考虑过市场需求和读者喜好,以及在爱好与职业之间遇到冲突时如何做到平衡……老实说,每次收到这些提问,我都觉得惶恐不安。
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太有限,见识太贫瘠,所看到的天地还不足以窥探命运的轨迹,只得一些寻常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写了2本励志书的我,其实活得一点也不励志。
不够自律。特别悲观。大家都说「努力的过程高过于努力的结果」,但谁都知道,没有反馈的付出很容易摧毁人的自信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有时候走了很久路的我,也很崩溃啊,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坚持毫无意义。
但仔细推敲,又会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全力以赴,没有资格无病呻吟。
过去,我常常在安慰完那些深夜里恸哭失眠的人“睡一觉就会好的”之后,陷入漫长迷思。
言语的劝慰,到底是不是望梅止渴?
拿我自身的情况来看,好像比起借助外在的力量以及短暂性逃避行为,唯有“去做点什么事情”,才能打消我的不安与烦躁。
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是从自我怀疑中筛选、提炼、组装重塑的。
执行力太弱。三分钟热度。心血来潮的创意idea总是挨不过和实际行动相匹配的蜜月期——这些都是年轻人在追寻人生目标中,容易遇到的状况,我也是,经常会被那个过于懒散的自己给气得不知所措,但静下心来,还是觉得,只有实际的前进才能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比如今天的我,很想晚上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刷一集电视剧,但想到自己立下的“每天都要记录点什么”这个flag,又耐着性子,从床上爬了起来。
自律的本质,是一种清醒。我想,比起做梦,我们更需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重拾活着本身的成就感。
不断尝试,不断折腾,是普通人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一种办法。
虽然笨,但亲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