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天电影院旁边的小屋里,吴再远凭着手感,检查完电影胶片,发现的问题已经用刀片、胶水接片修复。晚上7点快到了,他走到露天电影场,打开放映机,熟练地装上胶片。放映机“咔咔”声轻轻作响,然后投射出一束亮光照在银幕上。墙上开始人影晃动,继而音响里发出连连炮声,电影开播了——今天播放的是《上甘岭》。
几个年轻人围着吴再远和他的老放映机拍照,一些中年人则坐在条櫈上,静静看着电影。有一次,忽然幕墙上一黑,画面全无,胶片断片了。一名观众笑着喊起来:“要得就是这个感觉!”,吴再远听了也笑了笑,忙跑到放映机前接片。只有八、九十年代的老观众才知道,当年在电影院看电影常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那时候电影拷贝极少,胶片由于播放次数过多,磨损严重常常断片。
吴再远做电影放映员已经满满30年。30年前,电影放映工作是备受尊敬的,放映员走在街上,人们会热情问候,甚至于请客吃饭。1986年,吴再远幸运地通过考核,拿到放映资格证,开始做电影院放映员。那时候他常常身着白色的的确良衬衣,在街边吃完阳春面,然后蹬起凤凰牌自行车去电影院上班。
80年代的大街上,没有酒吧、KTV、商场和咖啡馆。电影院是人们工作之余唯一的休闲之所。1982年《少林寺》播出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一名观众甚至连续“刷”了10遍才罢休。80年代,人们普遍热爱棱角分明阳刚硬派的角色,为战斗英雄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人们还没有见过香港电影里英俊小生,也无法接受如今炙手可热的“小鲜肉”们。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上甘岭》里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响起,时间仿佛在这歌声里穿越了30年,又回到那个人人物质贫乏却又人人简单快乐的年代。刚从工厂里下班的人们掏出一角钱买一张电影票,然后似潮水般地涌进电影院,《小花》、《芙蓉镇》、《红高粱》……一个个光影故事完成所有人现世外的生死离别;一幕幕经典场景承载所有人回忆里的喜怒哀乐。
一帧帧熟悉电影画面逐渐拼凑出一代人的集体生活记忆,而电影放映员有幸全程见证了这一光影和人生相互投射的时代奇迹。社会变迁,露天电影院已乏人问津,但是对于电影放映员来说,电影和人生留下来的吉光片羽都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