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说我很喜欢的读书,但是我很肯定的是,我有读书的习惯。坐车时、睡觉前、工作闲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固定的一些书(包括重复看过多次的)有特别想读的欲望,比如有一段时间就特别想读金庸、有时候又特别想读亦舒,还有每年都要抽零碎时间把盗墓笔记再重温一下,这么多年下来,几千本是有的,读书笔记也写了不少。有很多人问过我怎样才能“坚持”读书,我想了想,并没有刻意的“坚持”,这些读书的欲望和习惯就跟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觉得非常自然, 然而非要说什么原因,我想讲两个自己的故事,大概是这些经历,让我“被迫”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一件事就是叔叔去世。
我小学五年级放学路上,目睹了亲叔叔车祸去世,场面惨烈,悲痛之余,你无法想象这会给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带来多大的恐惧,那个时候我家住的房子是两层,爸妈卧室在一楼,我的卧室在二楼,我不敢跟爸妈说害怕自己睡,所以就整夜的开着灯蒙着头,后来实在闷的厉害,就开始从书架上找书看。在那被恐惧包围的一年里,我把那满满一书架的书都读遍了,四大名著、金庸古龙、三毛张爱玲、甚至把书架最顶端妈妈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本都翻看了一遍,大概是看书时会集中精力不去想那些害怕的事情,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读起书来,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安全感”。
第二件事就是大学学了文学专业。
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智能手机,很多人开始沉迷于手机和电脑,然而庆幸的是我大学遇到的专业老师都是非常渊博的学者,还有的我舍友,都是有很好读书习惯的人,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我保持着每周都会阅读4本书左右的习惯,比起小时候因为害怕或无聊读书,大学时期简直是阅读的黄金阶段——图书馆的藏书、志同道合的同学、随时可以提供阅读指导的老师。中文书库的图书管理员甚至和我成了朋友,曾经有一次我拿着舍友借的书去帮她还,管理员很疑惑的说:“这几本不符合你的阅读风格啊。”还有一次他甚至拿出一本书目给我,说要预定新书了让我看看有没有特别想看的他可以订上。在宿舍同样是有一种非常妙的阅读环境,大家在不同阶段会阅读一个种类的书,在阅读过程中会讨论其中的人物、情节,有时晚上卧谈会也会谈论阅读心得,这一切都让我无比的怀念。
根据我的切身经验,想要培养一个读书的习惯,大概需要以下三点:
一、要有书。试想在我童年那些因为恐惧而不敢入睡的夜晚,要是没有那一书架的书,也许我也只会成长为一个胆小鬼而已。现代社会,书不仅仅再局限为厚重的纸质书,随手放在包里的Kindle、健身时可以听的喜马拉雅,以及各种类型的阅读APP,让“有书”这个事情变得非常容易。
二、要有时间。这个“时间”并不是单单指空闲,而是你可以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是一个没有其他娱乐消遣方式打扰的时间。
三、要有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是压力,比如我大学期间读完了类似于《红岩》、《红旗谱》一类的革命文学作品,是因为老师说考试会考相关内容。也可以是感染力,像如果身边的人都在读书,在讨论书,你就会不由自主的想找一本书看看。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自己或孩子阅读的习惯,就简单粗暴的做到以下三点:多买书、多留时间读书、多往读书人多的地方钻。
希望在大家一生漫长的岁月里,无论快乐哀伤、热闹孤单,都有读书可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