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性心理发展)理论。
先来做个关于精神分析的小练习:
精神分析时,通常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试着去分析,为什么别人会提这样的问题。精神分析的核心技术不是分析,而是只有联想,就是从某个地方启动你的联想,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关于“性”,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然后从这个联想又会想到什么,然后又想到什么?
关于性,我第一时间会想到这是一种很隐秘的或者说是很隐晦的事情,也是一种羞羞的事情;
接下来我会想到是乳房,美好的感觉,完美感、满足感、安全感;
再接下来我会想到你侬我侬,水乳交融,心心相印,灵魂伴侣。
我给自己的分析是:
第一层是我的壳是外在环境加与我的,我突破了很多年;
第二层是我内在的真实想法,对于母爱的回忆和渴求,也是对于性的美好向往;
第三层是对于性的升华,也是更新更成熟的想法,或者是一种梦想。
记得几年前看一个国学大师(有争议)翟鸿燊的视频时,他有一句话我影响特别深刻:找你说的办!
前边武志红老师也说过,心理咨询师只做分析,不要代替来访者做判断;现在又一次强调,不直接回答问题。
这一点特别好,“你”是唯一的,“你”有主体性,即使有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在辅助的情况下,你依然可以做出对“你”最合适的决定。
关于性,你的联想和分析是怎么样的?欢迎留言讨论。
**接下来正式进入正题: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分别是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20岁)【埃里克森等后来又发展出成人期的概念】**
1,口欲期
关于口欲期的心理,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1,婴儿要用嘴吃东西,这是婴儿的头号需求。如果婴儿期,一个人常被饿着,那这个人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
2,婴儿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们对任何东西感兴趣,都会往嘴里塞,这未必是要吞进去,而是要用嘴感知。
3,这一阶段的意象,就是婴儿的嘴与妈妈的乳房,这一对意象所构成的画面,有着无限的含义。
婴幼儿阶段的问题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是在学了心理学后才明白的。
口欲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婴儿的一切人性,都展现在婴儿与母亲乳房的关系中。
我自己没有严重的吃货问题。但是在遇到烦心问题时,偶尔会多吃、喝酒,也阶段性的抽烟,这可能是一种“退行”(退行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口欲期还有那些表现?
据心理学家分析,吸烟和接吻也可算是口欲期固着的一种。吸吮手指也是。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精神分析很有意思,像是一个“显微镜”,可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微妙的变化,值得好好学习。
2,肛欲期:
一岁前的口欲期,婴儿其实是在剥削,在吸收,他不能自己创造东西,奶水固然是好的,可这是妈妈的乳房所产生的,他是无力无能的。这时候婴儿的大便,并不是成形的。
弗洛伊德说,一岁到三岁的肛欲期,快感中心从口腔部位转移到了肛门位置。那这时幼儿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的创造物,而且能自己控制它。
武志红老师认为,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创造物,并且还是自己的第一个创造物,这对幼儿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信“科学教”的,认为一切的学问,如果不能被证伪就不能成为科学,自己也就不感兴趣了。
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两本书后,这种认识有了一点松动,觉得他用经验和分析得出的一些心理学上的结论也是挺有道理的。
后来跟着武志红老师学心理学后,基本抛开以前的想法了。当然这不是自己就否认“可证伪”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而是认为在这种现代科学观之外也还有很大的天地,也是值得去研究的。
就像弗洛伊德的人格形成论,完全是凭借经验形成的,已经将近100的时间,仍然有它的生命力,继续影响着世人。
肛欲期,婴儿开始自己创造物体,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他认知自己的一个开端。
我还认为,小时候有尿床问题的孩子,可能和这个时期有很大关系。我的母亲就特别喜欢给小孩把尿,同时,要是小孩尿到被褥了就很嫌弃。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也尿床了很多年,有一年的冬天(8岁左右吧)甚至拉屎在床上了。
至今我还记母亲用寒冰一样的语气呵斥我,我光着脚站在水泥地上,簌簌发抖,心里羞愧难过恐惧。
但我两个孩子从没尿过一次床。
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不能表达,但这是对他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所以要认真对待。最好在中学大学中加上心理学的课程,让将来的父母都能明白这一点。
3,俄狄浦斯期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在3-6岁时,会进入性器期,也叫俄狄浦斯期,他们的快感中心从口腔、肛门,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上。
在心理上,孩子这时可能会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
我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记忆。而两个小孩子6岁之前我陪他们的很少,遗憾的错过了他们的重要成长期。
我觉得,满满的爱是让孩子安全顺利的度过重要生长期的关键,这一点温尼科特的“60分妈妈”的概念就是这方面的阐述。
可是孩子偏爱父母中的一个,攻击性指向另一个,这是违反人伦的极致,也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挑战,如何解决呢?
武志红老师提出“流动而不成为”的概念。
意思就是: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它,但也不会让它获得成功。
再详细地说,就是孩子可以亲近异性父母,让孩子自然表达,当他对同性父母表达竞争和嫉妒时,也不必大惊小怪甚至大加斥责。但是,也不给孩子这种感觉:你赢了!
我觉得其中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异性父母也会对异性子女有情结,甚至会有溺爱到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这也会诱发孩子的俄期,甚至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所以,要是论爱的顺序,夫妻关系在首位,是核心!
4,潜伏期,是6-12岁期间。
这个阶段,一个人对异性的强烈欲望像突然间没了一样,反而表现得对同性更有兴趣,整天是男孩和男孩一起玩,女孩和女孩一起玩,谁如果整天去粘异性,就容易被嘲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如果没法形成这一点的话,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以后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不仅是心理上的演变,也和性能量有关。潜伏期的性能量,也像是隐藏了起来。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可以视为一个准备期,先学会如何和同性合作,能更好的度过接下来性能量大爆炸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12-20岁的生殖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青春期。
5,生殖期,就是12-20岁,也就是常说的青春期。
原生家庭,其实是孩子人性的练习场。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原生家庭的一个价值。6岁前,孩子主要是生活在家庭里,他要吸收营养,他要自主控制排泄,他还要学习竞争与合作。
12岁后,孩子的身体和能量,都在急剧向成年人发展,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能量无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进入所谓的“残酷青春”。
如何能比较好地度过青春期?我认为当然是首先在一个在抱持性环境下长大,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能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简单来说就是,能竞争,也能合作。
感觉性心理发展期像是一个个同心圆,原初的时期很重要,对后面阶段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弗氏关于性心理的发展只论述到生殖期,埃里克森等人在他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成人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