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小时候我理解的养水只是通过暴晒,将水中的氯晒掉,但这样的水还是养不住鱼。后来工作了,借助网络和资料,才慢慢摸清了里面的门路。
所谓养水,是构建鱼缸里的微观生物环境,也就是鱼圈里常说的硝化菌。因为鱼缸里的水是个独立的系统 ,鱼儿的消化物不会排出,而是在水中变成了氨,会影响鱼儿的健康。而且氨易溶于水,没有办法通过物理过滤的方法排除。所以只能依靠硝化菌将水中的氨,转化成对鱼儿无害的硝酸盐或者相对无害的硝酸。
我当时买的鱼缸,是用超白玻璃做成的。超白玻璃,就是透光率很高的玻璃,如果从切割面那里看,看到的非常通透的白色,而不是普通玻璃的淡绿色。阳光照来,甚至有些眩晕,像是走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目光无处落脚。过滤也没有用市面上常见的上滤,方方正正的过滤盒赤裸裸的摆在鱼缸,有些不雅。而这个鱼缸的巧妙之处,就是在底部添置了一个滤板,高度刚刚可以放下常见的滤材。随缸的水泵有些吵,我单独买了一个超静音的,这样哪怕放在卧室里也不会太吵。
一切准备就绪,缓缓灌入晒好的水,准备放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