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林州市世纪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再一次聆听了姚文俊先生的报告,领略了他“人活七十古来稀,当今时代不稀奇。吾愿今后健康在,再为教育创业绩。”的教育情怀。回来之后,认真翻阅回顾所见所闻,结合永和小学的实际情况,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对永和学校的管理及主体思想,总是处在一种散乱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一种固有的、主体的管理思想,总是在吸纳别人的思想,缺乏自己主体的灵魂,总感觉轻飘飘的,今天学东家,明天学李家,缺乏扎根于自己实际,从自己灵魂里面涌出的东西。
缺乏的原因在哪里?再次阅读姚文俊先生的《创新之路》,我似乎找到了源头:缺乏学习,缺乏系统的教育思想,失去了这个支撑,失去了这个灵魂,难免有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行为。坚持周日学习制度,坚持让老师充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只有思想发展了,灵魂充裕了,才会有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坚持让老师们写札记,写对理论的思考,结对教学实际的思考,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生动的教育案例,就是老师成长的历程;坚持头脑风暴,教育沙龙,每月一次的科研日,为老师创设了爆发灵感和新思维的空间,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充裕灵魂的空间。
永和的主体文化是“和”,从学校楼体的命名,到学校学风教风等理念的确立,以及个月主体活动的开展,都与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起初的时候,我就想把学校的教学主体思想定为“和而不同”,意思是在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寻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佳的我。
在一次次和姚文俊先生的接触过程中,我首先记住的一句话就是“人人都有我之最,个个都能露一手”,让每一个学生“我要成为最佳的我”,话语朴实,却体现了至真至纯的发展理念。
作为我们老师,要有“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的思想,我们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搞好服务,找到学生的“才能生长点”,积极的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开展“小发现、小观察、要研究、小试验、小考察、小猜想、小制作、小种植、小养殖、小发明”十小活动,实现用孩子们的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创造,用语言去表达。
要让老师们拥有“最好的老师是自己,最好的研究是课堂,最好的引领是思想,最好的成功是坚持”这样的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个体,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关怀,中心词是理解孩子;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应给孩子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中心点是促进发展;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应尊重差异,中心点是区别对待;实施有特色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中心点是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