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关注细节
首先,给大家分享案例。
美术课上,男孩小彦生气时用美工刀割伤同学的手臂,因为男孩平时就略显调皮,加之又有这恶性行为,更让老师和家长“格外重视”害怕男孩有心理问题或更严重的偏差行为,以此给男孩带来一系列的负向互动,导致男孩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后来一个很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和孩子耐心的沟通交流,收集到更多的过程细节。
原来,同学一直拿男孩的钥匙,男孩也警告过这位同学两次,但第三次这位同学又过来拿男孩的钥匙,男孩说:“我曾警告过他,再拿一定给他点颜色看看。我既然说过这话,那我就要守信用”。(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由于孩子年龄小或者上课不认真学习,他可能对守信用没有正确的理解,而非孩子本质存在问题)。再继续的沟通中,老师还捕捉到这样的细节,因为小男孩前两天刚丢失了钥匙,爸爸严重惩罚了他,而且爸爸很严厉,他有点怕爸爸。老师惊诧的问,既然那么怕钥匙丢失,为什么不把钥匙放好,而选择放在课桌上呢?男孩的回答更让老师出乎意外,“正因为钥匙很重要,我才会放在我眼睛可以一直看到的地方呀。”(这时我们更要意识到,小孩子的逻辑可能有时就会和我们大人的不太一样,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主观世界,而非想当然的给孩子贴一些所谓的问题标签)。当老师收集到这些重点细节,接纳孩子这种行为在当时也是有他的道理时。
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之后,再和孩子探讨,他的这种错误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那些代价时,那么我们再给孩子进行正确态度引导时,孩子就会接受,会更愿意改正错误。
其实,细节就像尘埃一样,很容易被忽视。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动作,都可能蕴藏着关键的信息,都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想当然的用我们的思维界定孩子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