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有一门课(Programming Techniques & Tools)教了好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各种IDE,Linux,C语言基础,一些常见数据结构,STL库,还有Python。那个时候刚学完C++,看见Python就像是看见了一个新的世界:整齐的代码格式,没有眼花缭乱的大括号,没有variable declaration,好灵活简单“好学”的一门语言(那时真是拿衣服了。。)!那门课教授在Lab里教我们用Python做了一个脚本可以用别人的email发给另一个人邮件,而且就是短短的几行代码而已!当时感觉这么六啊,Python一定得学好~
由于当时学Python时间不长(不到一学期的一半),所以学习的也不深,今年暑假在家闲着没事,又对网络爬虫很感兴趣,想用Python做几个爬虫小项目。于是重新拾起Python,一边读《Learning Python》一边码代码做练习,算是把基础又打了一遍(依然觉得代码还是很整洁,很喜欢这种风格)。然后就开始琢磨着开始爬虫啦!
什么是网络爬虫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各种网络行为中产生了无数的数据:图片、音频、用户信息等各种数据充斥着当今的互联网世界。尽管Google、百度等等搜索引擎提供了获取用户想要的信息的途径,但是往往有很多不相干的网页混杂其中。这个时候,有效的网络爬虫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网络爬虫比作把一只蜘蛛放到一张网上,然后他可以获取网上的信息,是不是就形象了呢?来让我们看看网络爬虫的定义:
“网络爬虫(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在FOAF社区中,更经常的被称为网页追逐着),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另外一些不常使用的名字还有蚂蚁、自动索引、模拟程序或者蠕虫。” ——取自百度百科
爬虫的实质
爬虫的实质就是模拟浏览器打开网页,获取网页中我们想要的那些数据。当你输给浏览器地址时,经过DNS服务器找到服务器主机,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经过解析之后再发送给浏览器结果,包括html、js、css等文件内容,浏览器在解析之后再呈献给用户在浏览器上看到的结果。实际上呢,给用户看到在浏览器的结果就是由html代码构成的,负责展示,我们爬虫就是为了获取这些内容,通过分析和过滤html代码,从中获取我们想要的资源:URL,文本,图片,音频等等。
爬虫的基本流程
发起请求:通过HTTP库向目标站点发起请求,也就是发送一个request,请求可以包含额外的header等信息,等待服务器相应。
获取相应内容:如果服务器正常相应,会得到一个Response,response的内容便是所获取的页面内容,类型可能是html、Json字符串、二进制数据(图片或者视频)等类型。
解析内容:得到的内容可能是html,可以用正则表达式,页面解析库进行解析,可能是Json,可以直接转换为Json对象解析,可能是二进制数据,可以做保存或者进一步处理。
保存数据:保存形式多样,可以存为文本,也可以保存到数据库,或者保存特定格式的文件。
Request包含了什么?
- 请求方式:Get/Post
- 请求URL
- 请求的头部信息:user-agent,Host,Cookies等
- 请求体,即携带的数据
Response包含了什么?
- 响应状态:200代表成功,301是跳转,404Not Found,502服务器错误
- 响应头
- 响应体:如html、图片、二进制数据
能爬取什么数据?
- 网页文本
- 图片
- 视频
- 其他可以请求到的
如何解析数据:
- 直接处理
- Json解析
- 正则表达式解析
- BeautifulSoup解析处理
- PyQuery解析处理
- XPath解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