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姐一样,过年前,我对这次春节假也是很期待。但是还有很多,超出了我的预期。是什么呢?
新冠肺炎疫情。。。对的,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一个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的人,对,是科比,他去世了。
科比在NBA历史上算得上是最勤奋的球员了,他的训练方式如果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哪二个字?
(停顿2秒)那就是“地狱”。
是什么可以支撑一个人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进行地狱式的训练?
我去知乎上找答案,有人说是坚强的意志力,有人说是偏执的性格,有人说他会休息,晚上9点就休息了,所以他有充沛的体力。没有充沛的体力,科比没有办法坚持每天高强度的训练。
体力很重要,是做事的基础要素。
但是以前的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体力的重要性。
十几年前我是外企财务,主要负责与国外关联公司往来对账,中国的时间比德国和美国要早6~8小时,所以我经常是等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与他们把帐对平。那时候年轻,体力好,可以很轻松地熬夜,可以很轻松地就把工作做好了。
五六年前我升职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具体的事物,更多的是协调平衡。会一个接着一个开,上午是部门内部会议,下午是和其他部门,晚上是和德国总部。会山会海,密闭的会议室,不停的进行讨论博弈。看看其他同事,就算连续开10个小时的会,还是思路清晰。而我,只要开会超过5个小时,我就停止了思维,什么都不愿意想,自我关闭。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胜任这份工作,后来公司裁员,我拿到一笔补偿金后,就再也不愿意去其他公司求职上班了。
我当时就觉得是我自己的智力有问题,完全没有想到其实是我的体力有问题。
那我什么时候才意识到是自己的体力有问题呢?
就在这个漫长的春节假期里。
我初五回上海后,在家自我隔离,我就有了大块时间来学习看书。
以前我看书或者上网课,顶多只能看4小时,就看不进去了。但是这次长假里我每天看书、上网课、做笔记、日更写作可以7-8个小时。
是什么改变了我?
我想来想去只能是2019年11月1日开始的,连续60天的运动打卡。
作为一名奔五的小姐姐,我从来没有哪一个星期运动超过3次,但是在那60天内我每天坚持运动40分钟。我本来只想控制住我不断上升的体重,没想到却有意外的收获,提高了我的体能。
我的体力增强了,让我从每天只能看书4小时,提升到每天可以看7小时。
想想,我那时为什么没办法长时间开会?因为我当时的体力只能支撑我连续开会5小时,就和手机一样,电池没电自动关机,而我体力不够,也自动关机,停止思考。原来不是我的智力不如人,而是我的体力不如别人。
我现在想想,当时我的那几位同事,参加24小时马拉松竞赛,都拿名次的。而那时的我,对运动一点兴趣都没有,跑一公里都气喘嘘嘘的。
今天我把我的心得分享出来,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智力都一样,没有天才。如果大家都是天才,那刻意练习1万小时才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的这种理论,是没有市场的。
走到最后我们靠什么获胜,那就是体力。年轻的时候大家体力都很好,没有区别,只想努力肯干,都有升职的机会。但是到了中年,特别是40岁以后,是否有充沛的体力,是升职和创业,最基础的要素。
这个道理要早点明白,不要像我一样,快奔五了才明白,原来,我们最终拼的是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