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公在位十年,秦国在春秋这段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大事记,史记里也没有只言片语。这就好像一个人,一直默默无闻,你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虚掷光阴,还是在努力拼搏。只有将来他的日子突然过得红火起来,就才会有人说他一定是运气好,马无夜草不肥嘛。当然也会有人说,你懂什么,人家这么多年不出声,没上热搜,那是人家低调,人家那是在闷声发大财。又或者他的日子过烂包了,一定还会有人说,难怪他没什么动静,他自惭形秽,不好意思出来丢人现眼呗。
那么,秦国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倒觉得看这段史记不用着急,只要静下心来往下读,秦国的光景自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秦惠公在位第十年时去世,秦国的担子交到了惠公之子秦悼公的手上。秦悼公执政十四年,秦本纪的风格依然是只列举国际要闻。这些要闻按照秦悼公在位时间的前后一条一条记录着,看完才发现主要是齐国、吴国的糟心事。
1.悼公二年,齐臣田乞弑其君孺子,立其兄阳生为悼公
关于齐臣田乞的这次弑君行动,齐太公世家是这样记述的。说是齐景公因喜爱一位小美人芮姬,就打算把太子位留给和她的孩子。可他明知道这样做有悖常规,大臣们也未必支持,所以一直拖延着。这年秋天,也就是齐景公在位的第五十八年,齐景公病倒了,自知去日不多,这事不办不行了。这才把国惠子、高昭子两位国相叫到病榻前,让他们见证自己立宠妾芮姬之子吕荼为太子,还要让他们俩一心一意辅佐这位小太子继承国君之位。为了给太子继位扫平障碍,齐景公还下令把自己的其他儿子都驱逐到东莱这个地方。齐景公去世,两位国相奉命行事,保太子荼继位,史称晏孺子。
晏孺子虽然如齐景公所愿当上了齐国国君,但是他的这个位子却坐不安稳。晏孺子元年,齐国的大臣田乞对这位先君宠妾的儿子继承国君之位相当不满,他联合鲍牧等大夫发动了宫廷政变,不但杀了这位继位不满十个月的新君,还驱逐了他的母亲芮姬。同时,田乞使用诈术迫使鲍牧等诸大夫同意立齐景公年龄较长的儿子吕阳生为新君。太史公在齐太公世家里说,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
2. 悼公六年,吴败齐师,齐人弑悼公,立其子简公
齐悼公被田乞扶持上位,他虽比孺子年长,却也没能逃脱任被田乞拿捏的命运。齐悼公继位后,田乞就升任国相一职,专擅齐国朝政,开启了齐国田氏贵族专权的先河。遥想少年晋悼公当年,虽然也面临这种被权臣挑选为傀儡的命运,但他竟以雷霆手段驱逐了不尽职的大夫,重修了祖宗旧业。而齐悼公却没有如此胆识、才能,他在齐国国君的位子上才坐了四年,就在吴国军队大败齐军之际,被大夫鲍牧给弑杀了。
齐太公世家描述了这件事的细节。本来,齐悼公继位就是因为田乞使诈,鲍牧心里就有疙瘩,一直不痛快,因此对齐悼公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齐悼公四年,吴国和鲁国趁着齐国朝堂的这份乱劲儿合伙来讨伐,鲍牧趁机就杀了齐悼公,还把讣告送到吴国。吴王夫差得知这个消息,在军门外哭了三天三夜,然后发誓说是要从海路讨伐齐国。
看到这里有点不明白,鲍牧杀齐悼公,吴王夫差痛哭三日却是为何?总不至于吴王夫差兴师动众只为讨伐齐悼公一人,现在齐悼公被自己人收拾了,吴王夫差师出无名了?恐怕这位吴王夫差这会儿也戏精上身,先冠冕堂皇地表演一下,就名正言顺借机打着讨伐弑君逆臣的旗号来攻伐齐国。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何况自己也是君王呢?
从地图上看,齐国和吴国之间还隔着莒国,从海上讨伐,说明吴国水上还有战船,军事力量不容小觑。结果,齐国人战败,吴国军队才班师回国。
吴国雄赳赳得胜还朝了,齐国这边国君被杀后,又立了齐悼公的儿子齐简公。这个时候也不知道齐简公心里怎么想的,老父亲被杀了,自己貌似手握权柄,会有什么作为吗?
3.十二年,齐田常弑简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
好吧,齐简公在位六年,就被权臣田常杀害。齐国的这几任国君一直难逃被权臣刺杀的命运。关于齐简公被杀,齐太公世家里还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用齐简公自己的话总结就是,我要是早听从御史田鞅的话,在田成子和监止之间选一方重用,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表面上看,这好像是齐简公优柔寡断、用人不淑的问题,可内里,不就是权臣离权利中心太近,内心的权力欲望被撩拨、被点燃了吗?
当然,田氏的权利欲望在这个时候还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也止步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只站在君主身侧发号施令。于是田常立了一位新傀儡齐平公,自己仍然当丞相。但是田氏现在开始明目张胆给自己家族捞油水了,田常不但专齐之政,还把齐国安平以东的广袤土地分封给自己家族做封邑。
看到这里都是几任齐国国君漫天的坏消息,在这样的热搜里,忽然觉得,秦国没有消息倒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