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别太理会人家背后怎么说你,因为那些比你强的人,根本懒得提起你。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活得像个怪物
1:谁是谁的过去式
2:不爱不恨不执念方是放下
3:善良不是一味满足,懂拒绝,分是非才是
4:再见
1:谁是谁的过去式
我坐在桌前,黄色PU保暖垫上散发着70W的温度。
书和本子凌乱着。
窗外马路上是汽车疾驰的声音,一个人静坐的时候全是时光沉浮的味道。
书桌上有几本是几年前的课外书籍。
当时喜爱得不得了。
顶着大雨瓢泼就为了抢购那么几本书,就那么一次,连店主都熟记了我。
直到现在它们在越来越多的书里落在了最底层,不刻意去找是不容易瞧见的。
其实生活中最不被拆穿的谎言都是自己说的。
他人言语里的一个词,一个眼神,一个语气不对,你都会觉得对方像个笑话,说着全世界都不信的谎言。
可面对自己时,即使漏洞百出也能自圆其说。就这么遮蔽自己内心过了每一天。
感觉自己才华横溢是在买了书的那一刻,仿佛自己已经掌握了书中所有。回了家便心满意足睡去。
报了一个健身班,已经能感受到自己瘦下来无敌的样子,于是心安理得的大吃大喝。
例了一个计划,就已经看见了光明的未来,于是甘愿停下来多玩耍一会儿。
等等。
这是大脑最擅长的自我欺骗。
与其做一个语言的巨人不如做一个行动的矮子。
所以,我们一直以为过去所有是我们的过去式,其实,我们才是时间的过去式。
他给过你坐电梯的机会,但你错过了,就只能爬楼梯。
若你连楼梯都不愿走。
就只剩仰望和想当初。
2:不爱不恨不执念方是放下
一个人最能体谅别人是在自己身同感受的时候。
可人海茫茫,哪来那么多身同感受。
济公活佛说: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是绝对正确的。
可大多数人都喜欢以自己的眼光弧去评头论足。
声音喧嚣不可怕,怕的就是听的那个人认了真。
然后迎合嘴碎人的口味。
年幼时,最怕孤单,融入反倒成了一种安全感。
长大了却怕一味融入,拼了命的又想出来。
就像台下看戏的老是想上台,台上唱戏的又想方设法的下来。
所以,所有离开本来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圆满,才平白无故多了些标签和丢一些坏人的包袱。
毕竟谁都想做一个被歌颂的好人。
做人难能可贵,做自己更是需经九九八十一难。
如同最后的晚餐,无辜的人存在只是为了掩盖凶手的罪行。
人这一世,不怕你独树一帜,就怕一事无成却还标新立异。
3善良不是一味满足,懂拒绝,分是非才是
同学心惊不已,昨日在外吃饭,路遇一老人牵着一小女孩来找他借点钱买东西吃。
同学好心,不忍拒绝。老人为了感谢就拍了拍他肩膀。
后来便去了银行把这个月的生活费全取了给他们。
当然不是我同学多么善良,也不是那爷孙多么可怜。
而是他被拍的刹那就被下了迷药。
他遇见了大多数人会拒绝的骗子。
而他却是上当受骗的少部分人。
大学城之前也有拐卖事件,有朴素上了年纪的一男一女,老爱在学校周围转悠,遇见一个人或则两个女生的学生,就会上前搭讪,说不知道哪在哪,请她们带路。
结果刚一转角就被塞进了面包车。
那段时间多方学校大力辟谣,唯恐引起动乱,扰了秩序。
还有楚楚可怜的小菇凉,让你帮一些看起来很合理的忙。
殊不知下一秒就把你送入了大灰狼的口。
等等,因为各种各样拐卖,碰瓷事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被消耗殆尽。
其实,关于帮不帮这个问题,不要问自己的内心,要问自己的理智。
当理智也分辨不清时那么还是选择放弃。
最怕你帮人不成反到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他人找你帮忙,对于你来说这忙确实有难处,那么一定要拒绝。
你可以解释,但不要怕失去。
因为你的难处对方不在意,说明他只是打着友谊的头衔来行利益的便利。
这种朋友不要也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拒绝不是犯罪,将就才是,你把自己本来不擅长的事硬答应下来,到时候成果不满意,反到成了抹不掉痕迹的罪人。
所以懂得拒绝,如何拒绝才是一门比应允更值得学习的学问。
4再见
刚才世界突然静了一下,所以抒发点有点多。
其实所有的认知都在不断的更迭中。
我知道无论我走与不走,只要不出意外,我还是会到30岁,40岁,乃至我的一生。
年龄不会停下来,改变的只有存在的价值。
后来我明白,人虽然只有一条命,但却有许多的命运
譬如今天我在英语上付出,然后坚持一年,十年,那么以后我的头衔必然与它相关联。我所享受和遇见的都会是我为它所付出的等价交换。
所以,我们的机会在于选择,你选择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
关于名利命里都有,你得自己走着去拿。
如果这一生你偷懒,只走了一半,而你命里有一百万,那么你只能得五十万。
这就是人生的道理。
不分析了,越分析越感概自己浪费的时光。
还是做点实事更有说服力。
本周拾遗:
目标已启动,各方面都在跟进和改进,但远远不够好。
继续努力。
时间方面有些变动。
自己尽快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