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万里长城
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建筑。我国现存的万里长城主要是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宁虎山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长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时期的楚国,用来抵御其他诸侯国入侵而建,称为方城,后来齐、燕、赵等诸侯国争相效仿。这时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派蒙恬为将统兵连接和修缮秦、燕、赵的长城,长度超过一万里,始有万里长城之称。白天放烟,夜晚燃火。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爆发的起义军,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秦帝国危在旦夕时。此时已擢升少府令的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准奏,命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起义军,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刘邦击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建立西汉。为了笼络天下人心,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着令20户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护。但随着朝代的变迁,秦始皇陵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破坏和修建。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
阿房宫又称阿城,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九月葬于骊山。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秦二世胡亥将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帝国危在旦夕时。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宫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朝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宫是否继续修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处死。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
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大约到了宋代,阿城被夷毁。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驰道与直道
秦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为了方便出巡。
秦直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是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为迎接秦始皇到反击匈奴的前线视察所筑,服务于军事和政治。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
(以上文字摘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