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候车厅里,一对六十多岁模样的老年夫妇在等车,老爷子身边放个编制袋,里面装满了衣物,为了上下车拿着方便,用一根布条扎着袋口,然后布条两头系住编织袋下面两角,就成了个简易的双肩包。
老奶奶怀里抱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那是他们的孙子。儿子媳妇在这个城市打工,平时孙子就留守在家里由两个老人照顾,这次趁着冬天农闲时节,儿子媳妇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来他们打工的城市呆了几天,一来是让老人见见世面,也因为想孩子了,平时工作忙又走不开。
长途跋涉虽然有诸多不便,但是为了儿孙,老人们只要还能动,就会不惜发挥余热,一路奔波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带着孩子来与儿子团聚,呆两天又匆匆而归。
看着离火车到站出发还有一段时间,老奶奶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小包瓜子,分给老爷子一把,自己抓一把准备剥着给小孙子吃。刚嗑完一个瓜子,准备把瓜子壳随手扔到到地上的时候,看到高铁站候车厅可以倒映出人影的发亮的地板,老人有些迟疑了,他们的座位离垃圾桶有点远,身上又没有带多余的塑料袋,看着实在没有方便放的地方,只好再次作势要往地上放,这时旁边一个青年看到了,生硬的说道:垃圾不要丢到地上!没有出过几次远门,对外面的世界存着恐惧心理的老人,害怕这一丢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既然有人不让扔,那就不扔肯定就不会惹麻烦,老人毫不迟疑的把瓜子壳放进了自己的小包中,通过打开的包口可以看到,里面装着他们准备路上吃的泡面水果零食之类的东西。青年看到这些,似乎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些什么,起身到一边找到一个垃圾袋拿过来给老人,供他们装吃过的瓜子壳子。
一件很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当时如果没有人在老人身边提醒,可能又会是一件负能量的新闻“没素质,监控抓拍一对老人在高铁候车室乱扔垃圾”“某网友曝光一对年夫妇在车站随手扔垃圾,甚至教唆孩子用垃圾污染座位”……老人进城一件不经意的举动,可能成为晚年的污名。
其实,有时我们所认为的没素质,是因为自己无知的,大家所通常认为素质的表现,大多体现在讲究卫生、遵守交通规则、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素质的标准配置,是针对城市生活中的中层生活以上的生活所设的,其实人人都要讲卫生守规则没错,但是不同阶层不通地域的人,对这些要求高度不同。在办公室办公的人可以成天保持服装的整洁,但是车间工人可能要穿着油腻的工作服,常参与各种会议的不仅要整洁还要化妆美化一下,甚至身上洒些香水制造更好的氛围,但是工地上的工人很难做到每天洗澡,即使刚洗过澡,一场劳作汗流浃背之后就可能出现异味。如果人的素质真的体现在这些外在刻板的仪式上,一群人看另一群人,就是过分的矫揉造作;这些人看那些人,就是不懂得礼貌体仪。
绝对不讲卫生的人,是少有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就是当街的乞丐也会抽空捉一下身上的虱子。现在大多数农村,还没有做到垃圾完全统一处理,室外的茅坑也没有冲水装置,村道上也还没有红绿灯,除了镇上学校与政府机关,也很难看到禁烟标志。对于与土坷垃头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地上出现明显的垃圾再去清扫、衣服看到脏污的地方再拿去清洗、有到街上不硬与别人抢道,这些也许是很讲究的生活习惯了。
人类物质文明不断的前进,对于公共环境的清洁度也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发展还是不平衡的,习惯了自己生存的氛围,看到不与自己在同一个标准上的人,也许会有一些反感。但是如果能设身处地考虑一下,他们所谓的不够文明,是生存环境所致还是有意而为,再作一下评判与应对的方式,相信会有个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