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家长拼了!自从我有了孩子,好像跟孩子有关的一切都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同事们之间聊的话题几乎都是孩子最近学什么课外班,作业辅导找的什么机构,又从哪里找到了内部试卷……之类的,随时话题一转就到我在帮助他辅导功课的时候被气到如何如何,看得出,家长拼了,不光是金钱上,更有精力上,可以说为了孩子,他们把能拼的都拼上了。
在家庭群中看到在河北的亲友们也是为了孩子真正做到了不遗余力,然后拿出孩子考试的排名检验自己和孩子辛勤付出的效果。我看到大家都在努力,都在排队,最终哪个会成为胜利者?不禁又要问,这个“最终”在哪里?回到最实际的,我的孩子已经快两岁了,不过三两年,她必然也将被裹挟进这场惨烈的竞争中去,我作为她的母亲又将何去何从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场所谓的竞争是否有意义?学业成绩大排名意味着一个孩子一定要比别人更优秀就是赢了。那自然结果很可悲,多数孩子都是失败者,即便他们和家长已经拼尽全力。在教育评价中,这种评价模式是不被我们所接纳的,教育评价要求我们能看到孩子的付出,努力,进步并加以肯定,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以助于他们可以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因为人生本来就是马拉松。
基于此,我们家长首先要订正自己对孩子学业成绩排名的看法,将目光放的长一些的同时还要把视野扩大,孩子学业的竞争力并不能代表他整个的竞争力。目前家长们都盯住了孩子的学业成绩,这个“整个”又代表什么?我想家长们可以参照“多元智能理论”的丰富内涵。孩子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最终他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上生存,仅仅具备优秀的学业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说的再直白一点,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能否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需要具备的必要的工作技能,社交能力,抗挫折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您是否已经在有意识的培养他。当孩子具备了生存的能力,我们还要问,他有无良好的总结反思能力,修正自我的能力,爱的能力,宽广的胸襟心怀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的生存变得更有质量,生活的幸福。人生是马拉松,可也不是马拉松,最终成功的不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而是所有能奔向幸福终点的人。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正确的方向,虽然他们都很努力,这是两个概念。
我想,我的女儿未来必定也会成为这个竞争群体中的一员,而我却并不希望她加入这个并不令人愉快的游戏,因为我明知道她会失去更多积极的体验。我希望能以我之力带她进入自己的跑道,节点不是一个又一个学业考试,而是一个又一个幸福时刻,我要做的是给她支持,为她鼓掌喝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