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观察者和代表的身份参与了司达老师一天的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每一次个案都像照见生命真相的镜子,让我再次被“爱”的深层动力所触动。以下是我分享的几点感悟:
健康与家庭系统
身体的症状,往往是心灵未说出口的语言。当情绪长期压抑,爱流动受阻,身体可能以疾病发出信号。今天的个案再次印证:疾病背后,有时藏着对生命序位的无声呼唤——比如一个未被承认的孩子,或是一份被中断的爱。而真正的疗愈,始于接纳与连接,让爱回归自然的流动。
两性关系:不是选对人,而是修对心。
许多夫妻走到“七年之痒”,误以为是爱已消逝。其实,激情褪去后才是真正关系的开始。没有天生完美的伴侣,只有愿意共同成长的夫妻。当我们总渴望被对方懂得,或许是因为我们尚未真正读懂自己。爱不是索取,而是修行——从改变自己开始,重启彼此心灵的对话。
原生家庭:爱与序位的平衡
父母是根,孩子是果。健康的家庭系统中,父母承担自己的责任,孩子才能安心做孩子。若我们越界成为父母的“心灵伴侣”,或试图与成年子女做“朋友”,反而模糊了爱的序位,削弱彼此的安全感。真正的爱,是尊重角色、传递温度,像一场温暖的接力——妈妈传递稳定,爸爸接力力量。
✨自我成长:从孩子到真正的成人
心智的成熟,是一场从依赖到独立的旅程。若我们始终停留在“儿童期”,会不断向外索爱;若青春期的探索被压抑,则容易迷失自我。成长,需要勇敢找回冒险与自主的能量,同时脚踏实地面对现实。评判关系好坏的,不是是否吵架,而是是否有温度——冷漠,才是真正的距离。
最后这段表达与大家共勉:
我们眼中的别人,都是自我的投射;别人眼中的我们,亦是他内心的镜像。真正的幸福,始于爱自己、修自己,然后让爱自然流向他人与世界。听别人的故事,疗愈的是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一个案例都在提醒我们:爱从未消失,它只是在等待被看见、被连接、被活出来。
愿我们都能勇敢行动,让中断的爱重新流动,从今天起,活出温暖而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