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一天总算下班了,想着去健身房锻炼一下,结果健身房装修升级没营业,于是回家准备去楼下的理发馆洗个头放松一下,结果理发馆也没开门。
那算了吧,先送孩子去培训班学习,结果教培中心也关门了,并且门口挤了很多家长,议论纷纷,说是什么机构跑路了,才交的学费怎么就关门了呢?
最关键的是,老师们也不知情啊,老板突然通知停业了呀,他们的工资也被拖欠着,祸不单行啊,才充值的健身房和理发馆以同样的套路悄悄关门了。
大家去找六扇门,人家说这是合同纠纷,你们先去找工商,工商说你直接去起诉就好了!去起诉?两眼一抹黑啊,营业执照也没拍过照,起诉主体是谁,法人身份信息也没有啊!这个时候一定会有大聪明出来说:我拍照了!我知道法人信息!可大家一看不对呀,这法人信息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老板,这怎么回事啊?
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叫背账接盘服务。首先第一步,第三方操盘团队会找到自身条件不达标,还着急想要贷款的人,告诉他们有一条出路,就是去某公司当法人,去把公司的债务一个人挑了,然后告诉他人家公司会想办法申请破产清算的,你不会有任何法律风险的,到时候他负责背账,充当个失信人就行,背300万,估计到手给他30万到头了吧。
第二步操盘团队会去寻找,包括但不限于医美中心、教培机构、健身房等等收取客户预付款的公司,只要发现你目前经营困难,无非是多等几天暴雷还是立马暴雷的事儿,他们就会给原股东和法人去洗脑:如果你们现在就出问题,一定会因为合同欺诈呀、虚假广告呀而产生刑事责任的,不可小觑呀。如果现在把公司转让给他们去操盘,他们有成熟的套路,可以避免这些刑事责任。同时呢,你公司入不敷出的债务,也就跟你们原股东和法人没关系了,两全其美,如何?就是威逼加利诱嘛,要是真的都能追究刑责,市场怎么会这么乱呢?但是操盘手会问原法人收费的,具体收多少是可以谈的嘛,这是他们赚的第一笔钱。
第三步就是安排背账的人进来更换法人,这个过程中,新的法人作为主体的这个公司,会再次委托第四方地推团队开展一波预付款充值活动,可能399就能办一年会员也不好说,这一笔钱金额就比较大了,看操盘手是怎么跟原法人谈的吧,可以分也可以不分,这是他们赚的第二笔钱,这个才是大头。
第四步常见的收尾跑路,一边把背账的法人顶在台前,肯定是少不了六扇门的去询问嘛,对不对?一边安抚员工和会员,戏精附体声泪俱下的说一定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砸锅卖铁也要还钱!拖字诀又开始了,甚至有些人心软就和他们签订了什么和解协议,完蛋了,你自己承认就是普通的债权纠纷了。
有人说他们怎么可能是债权纠纷呢,他们就是非法集资!不能放过他们!可问题是关店之前在割一波韭菜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你没有办法证明这个公司是为了自救,还是就是为了卷款跑路,你需要调查他的资金流向,你确定你有调查资金流向的能力吗?人家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退场,也就是说将消费者的预付款、投资款辗转腾挪到别的领域去了,但商家用账上的钱进行投资,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行为啊,并非经济犯罪啊,我买点贵的设备怎么了?你管我回扣多少?也谈不上非吸或者诈骗呀,因为没有承诺给消费者利息,你怎么证明他是非吸?还有破产法的这个有限责任制,所谓有限责任指的是公司股东对承担债务的责任是有限的,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就看股东认缴了多少出资额,这是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上限,比如说一家公司注册资本就100万,这个股东这个法人就认缴了70万,那即便公司负债500万,股东最多亏70万到头了。如果认缴了70万,他已经实缴了四五十万,那股东再掏20万就完事了没事了呀。
在这个局里,原法人可以逍遥自在的,第三方操盘团队赚的盆满钵满,背账的也拿到自己想要的钱了啊!大家去呼吁的个人破产法,大理寺都是有指标的,给谁签字不给谁签字,谁能落地谁不能落地,你真的觉得你有资格享受这个指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