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以为告别学校,就再也不用学习。岂知,成长,是一生的必修课。
上一期,我介绍了《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的“活出自我篇”,这期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终身成长篇”。
作者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通过大量的心理咨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对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状态有着细致入微的解读。
小时候,我们认为毕业就能自由,哪知现在可能毕业即失业;小时候会觉得,进入社会后,就能不再被父母控制,哪知大人的世界,可能会面临更多的身不由己。
作者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能说了算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才会有安全感和自由感,才会觉得自在。所谓自在,就是你的生命能够自由流动,而不用担心被攻击、被切断。”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解开了许多人的心结——为什么我们明明渴望亲密,却又害怕控制?为什么拼命追求自由,却依然焦虑不安?
相信有不少人都曾有过一个失控的童年。父母的控制常以“为你好”之名,怕你摔跤,不许爬高;怕你分心,没收玩具;怕你落后,安排所有时间……爱是真的,但过度控制带来的窒息感也是真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控制欲强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过度顺从(失去自我,依赖他人决策);过度反抗(对任何规则敏感,难以建立信任)。他们会本能地反抗一切约束,甚至把正常的关心也视为“控制”。
曾经被剥夺了“掌控感”的你,现在还好吗?
掌控感,不是任性妄为,而是“我知道我能决定什么”。
如果你总觉得生活失控,书中给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有效的方法:“找一个爱好,把它练到熟练。”为什么是爱好?它无关生存压力,失败了也不会威胁安全感;它能让你体验“微小而确定的掌控感”——比如烘焙时精准的克数、跑步时稳定的配速;这种练习会迁移到生活中:当你习惯“我能做到”的感觉,面对挫折时会更倾向于“想办法”(应战机制),而非“逃避崩溃”(应付机制)。
挫折商高的人,不是因为天生坚强,而是他们相信“我能影响结果”。
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会给我们疗愈的。当你全情投入过,哪怕结局不如意,你也会获得一种扎实的“我活过”的底气。
“人生不必全由我说了算,但我永远拥有选择如何回应的权利。”这本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理论,更是生活的指南。它让我们明白,掌控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练习和体验获得的。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重新定义自由和掌控的方法。希望你能通过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说了算”的人生。
本期书籍推荐: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
作者: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