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成为了一种流行病,据说现在的年轻一代有丧的特质,时不时自己就莫名地丧那么几天,甚至朋友间还会相互间比拼比拼谁更丧。
什么是丧?我们知道丧就是颓废得像是坨烂泥,绝望到无声无息……绝望、颓废、悲观,它的重点是悲观的认知态度,是一种焦虑的情绪。
我认为这种焦虑是自恋的延长,或者说是全能自恋的极端表现。况且,一个人表现得很丧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搏取同情,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啃老”(非指单纯地啃老,泛拍啃身边可啃之人)。它的心理机制是我都这样子惨了,你会忍心让我再受一丁点儿的罪吗?你们不应该顺着我、养着我吗?
第二,继续维护自己的自恋。它的潜台词就是我只是不想动,懒得去改变,其实是怕、不敢去面对改变失败的后果,不如保持现状,虽然丧点,但表面上是很骄傲地丧着的。
就这样,对外瞒过了身边的人,对内欺骗了自己。丧,换来了同情、维护了自尊,算是“名利双收”,那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