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
又是隔壁班的学生,吵闹个没完。
大概他们是体育课,因为下雨,不能去操场玩,所以在走廊上玩闹,还有的在跳绳。
这里是二楼。
我带着小蜜蜂上课,学生都快听不到我的声音了。
我立马冲出去,厉声训斥了一番。
这时我才发现,他们老师正坐在教室里。
我很不理解。
为什么他不去考虑一下,不是每个班都是体育课,而且在楼上蹦蹦跳跳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
我都嫌吵,他难道耳朵听不见吗?
我在批评学生,同时也是在批评他。
他是我上一届学生的哥哥,现在回来实习。
我对他的评价就是:一塌糊涂。
我想他肯定不会觉得他班上的学生影响了我上课,其中有他的原因。
他和学生之间毫无分寸感。
他就像一个小学生。
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很是需要保持童心,但不是当个不懂事的小孩。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有老师的身份,要尊敬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摆出老师的姿态,要让他们知道怕老师,到同时又要让他们爱老师。不然学生就没走约束,就会很混乱。
他们班就是这样,每天上课前,永远是敲不完的桌子,以及那句:“闭嘴!”
下课的时候,老师又在学生堆里嘻嘻哈哈。
在学生没有尊重老师的前提下,作为一名老师,怎么能够完全忽视了他们在课堂上的错误?
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便免疫了。
成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有了一份工作,它同其他工作不一样。
它需要老师有才,更有要德。
教书是要比育人容易的多的。
育人需要足够的耐心,要有强大的信念,要把一颗心平等的分给每一个学生。
但是,付出总会有收获,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也会爱老师,那种被所有学生爱着的感觉,便是当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有了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付出,就会渐渐产生情感上的羁绊,有了情感的羁绊,这个班级才能团结一心,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
老师和学生会处成朋友,但是学生一定会有分寸感。因为老师也去带着分寸感同学生相处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如此。
他们会很怕老师,也会很爱老师。他们会把老师当朋友,也会很尊敬老师,因为他们深知这是他们最尊敬的老师。
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是个严厉的家长;当学生难过的时候,老师是慈爱的长辈;当学生在课间游戏时,老师是可以一起加入的好朋友;当学生步入青春期,老师是学生的长兄长姐。
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需要的。
人生路漫长,作为老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扮演好多重角色,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引。
我认为这才是好的教育,育人为主,以德为先。
回想自己学生时期,那时的教育观念,那时的老师,同现在是大有不同的。
正是因为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没有完全的体会到老师全部的付出,所以当自己成为了一名老师,就总是想给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
我也想有一群可可爱爱的学生朋友,因为小孩子的心灵最纯粹,他们可以治愈我那不断被现实的残酷侵蚀的心灵。
对我而言,教育学生就是一个相互治愈、相互感化的过程。
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已经有了一群可可爱爱的学生朋友,我们一起经历过的喜怒哀乐,我们都彼此记得。
在教师这条道路上,因为他们的出现,让我有了更加坚定不移的信念。
看着他们一个个闪闪发光,我也会更加努力,我也要继续发光发亮,成为更多人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