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坐地铁上班。
快进中山公园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时车厢里面人不是很多,座位是满的,但是两排座位中间的过道上大约只站了5个人。
车厢门口大约也只有5~6人。
车进站了,一位坐着的乘客站起来了,准备下车。她的座位两边站着一男一女。
通常,这时,他们会用眼神交流下,决定由谁来坐, 一般是年龄大的/小孩/妇女会获胜。
远处的站客就只能做吃瓜的群众了。
一切如流程进行着,女同胞正准备坐下时,站门口的一位年轻男人急速的上前,扒开!扒开女同胞!坐下了!
作为一位吃瓜群众,为这位男子内心的强大而感到赞叹。不愧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作为一名心理爱好者,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位男人的行为:
在心理学中有个很有名的“ABC法则”,
如图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s),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正常情况:
A: 有空位了
B:很想坐,但空位不在身边,空位附近有人要坐了。抢下来太难看了(道德约束)
C:羡慕,做吃瓜群众。
道德对人的制约不像法律,是非强制性的。只有自身内心和舆论的对其进行约束。
如果 渴望 > 自身道德修养:
A: 有空位了
B:很想坐,但空位不在身边,空位附近有人要坐了。抢下来太难看了(道德约束)
==>反正也没人认识, 闭上眼睛就行了
C:抢座,闭上眼睛假装睡觉。
如果有人拍照,会有舆论压力的情况下,可能又会产生另外的行为:
A: 有空位了
B:很想坐,但空位不在身边,空位附近有人要坐了。抢下来太难看了(道德约束)
==>反正也没人认识, 闭上眼睛就行了==>那边那个拿手机的胖子不会拍照发微博吧?上回上微博,搞不好就是他,等会儿下车前,踢他一脚!
C:没抢座,吃瓜群众受无妄之灾。
很多人以为,C是A的直接后果,其实B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由其主导所引起的感受,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相同的前因(Antecedent), 对应到不同的信念和评价、解释(Beliefs)时,产生的后果(Consequence)有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最后,大家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公德啊,会有很多的吃瓜群众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