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区块链投资名人老猫的投资逻辑,他一直强调要投“有价值的资产”:“三年不看好的区块链资产,我三分钟都不持有。”
联想到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一个资产你不打算持有20年,那么你连持有20秒的必要都没有。
然后就突然明白了李笑来一直强调的“要有场外赚钱能力”的另一层含义。
我原来一直以为“保持场外赚钱能力”是为了可以有持续投入(数学测算可看专栏之前的文章理财的真相),现在才反应过来,真正的意义或许是为了没有时间期待。
投资赚钱的原因其实就一个,总结成公式就是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流动性溢价+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说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
一笔钱被投资占用的时候,投资人无法用来当期消费,投资要给予投资人一定的价值补偿。理论上,时间越长,流动性溢价越高,从而收益越高。
如果你没有场外赚钱的能力,你会寄希望于靠投资赚钱来维持生活(或发财),无形中就给了投资一个时间压力--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赚回来钱,时间越短越好。
可是,投资是需要时间发酵的(即使是号称疯狂的比特币,也是经过了7年才涨到3000美元),而这个时间没人可以预测。毕竟,理论上的“时间越长,流动性溢价越高”实际上不是线性增长的。
有个朋友在我的建议下开始基金定投,才一个月就担忧地找我:怎么办?还是亏着的。
我也是无奈。
货币基金(风险极低,归到类固定收益产品)每天结息,固定收益产品也能随着时间增长收益可预见地一点点叠加——可是,固定收益是没法帮你赚钱的,只能帮你抗点通胀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真正能让人赚钱的一定是浮动收益类产品(股票、股权等)。
因为从产品设计角度看,固收产品是为浮动收益类产品作【杠杆】的。你想,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再分配,投资固定收益产品的人,你不承担风险(或承担很少的风险),凭什么给你高收益呢?
以前跟客户讲资产配置的时候,会强调固定收益的配置一定要有,这是主食,但是如果想要吃得好,仅有主食是不够的。固定收益产品会给你一个安全垫,当风险事件来临时,不至于倾家荡产。
但固定收益仅建议做配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人,风险承受力高,浮动收益产品的配置比例可以往上走(有一个简易参考,(100-你的年龄)*100%=浮动收益配置比例)。
而投资浮动收益产品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长期”。
还是以比特币为例(没办法,比特币比较极端,举例容易)。有人问过老猫一个问题,一个比特币现在就要2万多了,现在买的人比起几年前买的人,是不是不公平?
老猫是这么答的:在比特币10几块钱的时候买的人,能持有到1万块人民币的,估计5%都不到;能继续持有到现在2万块的人,更是少——而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个10几块钱买的资产,涨了1000多倍后还能拿住,中间经历无数次价格腰斩都不卖,那么这钱是这个人该赚的——何来不公平?
毕竟,长期持有的耐心不是谁都有的。
当然,道理上都明白,但有一个矛盾点还是在:如果有场外赚钱能力,那我还投资干嘛?
这问题一直挂在那儿,刚刚写着写着突然冒出了答案:
人的一生中,真正靠劳动赚钱的时间其实占比大概只有五分之二。以80岁平均寿命为例,从25岁开始赚钱,到60岁退休,赚取劳动收入的时间是35年。退休后,大部分人是无劳动收入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投资收入(假设也无子女赡养),退休后到死亡的这20年所有的花销,需要靠之前35年的劳动积蓄。
所以,设定投资的目标,比成为富翁更重要的,是先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准备足够的财务支撑——人还没死,钱花完了多可怕——我们之所以要投资理财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自己无劳动收入之后,还可以凭借投资收入高质量地生活。
所以,投资是播种行为,追求长期结果,真正的收获期是在退休之后,在此之前,需要有持续的场外赚钱能力。
而多久可以算长期呢?因人而异。不过可以推荐一个小办法:现有资产翻一倍的时间算中期,现有资产翻倍再翻倍的时间算长期。
比如巴菲特,就认为10年算长期,因为巴菲特投资的目标年化收益率为15%,按照72法则,投资翻一倍所需时间约为4.8年,翻倍再翻倍的时间大约为9.6年。
这么一想,人就可以淡定了。既然投资是为了长期结果,那么短期的波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投资总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总是高估了短期效果,而低估了长期结果。当投资的眼光放长远,也就不会急于每个月都想收割一轮胜利果实了,会更有耐心去等待时光赋予投资以收益。
种子播下去之后,我们就,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