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其中的纽带就是人。人要生活、社会要稳定,就要生产。我们传统上是农耕社会,人们靠农业谋生,这种特点就注定了人是被土地束缚的。由此,一是流动性差,一个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一个家族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人不流动,贸易就形成不了规模,文化交流就受局限;第二个特点,就是熟人社会,或曰圈子社会。大家从小接触的都是熟人,习惯了熟人之间的处事规则——更多是潜规则。另一方面,圈子里面是熟人,圈子外面是陌生人,中国人传统上不善于对陌生人换位思考与建立信任,这与乡土根源是有关的。
现在的中国已不同于写这本书的年代,一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超越欧美的水平,全国也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但是现在看我们社会上的处事方式,依然脱离不开乡土社会的影子,圈子、熟人这些字眼依然反复被提到。虽然是乡土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这种思维与观念,但它们已经不再依附于农耕生产,而是内化到了我们的潜意识与文化基因里。生产力的改变容易,意识的改变要难很多。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过快产生的人的思维方式与物质水平的代沟。欧美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几百年,这几百年的时间足够人们的意识被生产力慢慢塑造与改变。而我们用七十年,或者说,四十年实现了这一改变,改革开放到今天仅仅是两三代人的青春——我们的父辈都记得二十年前的创业历程与这之后的快速变迁。这么快的改变,人的思维是跟不上的,我们的国家很富有,但仍不耽误我们在玻璃幕墙后面、电脑桌前谈熟人、谈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好事,这意味着,我们仍能从历史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这么快的变化,也导致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加大,因为相差二十年出生,所见所闻相差太大了。古代我们倡导年轻人要懂规矩,要多听长辈的劝导,因为社会发展缓慢,百年不会有多大变化,这样听前辈的意见当然是好的。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潜意识里依然有听长辈劝导、学习经验的基因,但有时现实的变化已经让二十年前的经验不再奏效了。这时候,需要我们向社会学习。
总的来说,在今天,我们必须要多接触社会,我们必须要学会向社会学习。但同时,我们要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了解,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思想——个人的或社会的,有很多是传统的,也是中国的——家庭与家庭所代表的规矩仍然是很重要的组成。平衡两者,是汇聚在我们身上的时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