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是奇怪,好像我反感厌恶某个人的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就会在不久后于我身上重现,似乎在警醒着什么。
比如,我觉得同事偷懒延误工作,当他赶工找我帮忙时我很生气。心里想的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才解决完我自己的bug,凭什么再花时间去承担他犯的错。又过几天,我自己也因为来姨妈和对新任务一知半解的原因,拖延新的工作,然后惊觉每个人都有拖延的时候,我没必要生气别人的拖延。那是他的事,我并不知道他正在经历什么,我只需要在我忙的时候礼貌地拒绝,或者在我闲且愉悦的时候帮上一把,不帮也合情合理,这与我无关。
再比如,母亲打电话跟我倾诉,话语间很是着急。看着她紧锁的眉头,我劝她想开一点,属于我们的终会是我们的,倘若抓不住机会那也没办法,不急于这一时。内心想着,因为她对金钱有稀缺心理,所以没办法对待得失坦然处之。然而,我自己在工作之余加仓了一支股票,但是一直到股票闭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上班时犯迷糊,输错了数字,本打算投入的数目翻了十倍,这可是我从来都没有投入过的比例。半夜三点多,我突然惊醒,想着无数个如果,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结果,它都让我心砰砰跳,无法安然入睡。患得患失,本就是人之常情,与缺不缺钱无关。人都是习惯收获,却不想失去所有的生物。只是有的人可以克服自己,变得坦然或者装得更淡定,而有的人不行罢了。
我很讨厌来姨妈的这几天,因为我的情绪被放大,所有的事情都会一点就炸。我因为新来的同事粗鲁地打断我说话而生气,又因为另一个同事极力维护我而感动,在视频会议的另一头悄悄掉眼泪。我知道生气不是我的错,只是眼泪不争气地流出。再者,我多了很多小心思,既希望别人找我帮忙,又怕我花了时间后他们没有适当地道谢。我既无法安下心来工作,又在内心无数次指责自己,为何这部剧味同嚼蜡我却依然依依不舍,又或者为了刺激,去找一些重口的文章看,缓解我对于现有平淡生活的不满。因为身体原因,被放大的情绪无法通过运动去释放,它就像是一座小型的火山,把所有的过往一股脑地喷发于并不清醒的脑袋和杂乱无章的心,我溃不成军。
可其实,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省的机会,不是借此厌恶自己,而是借此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那些好状态下,我其实也有情绪,只是它们都是淡淡的:被冒犯时淡淡的生气,然后安慰自己不与他人计较;看到不公平现象时淡淡地厌恶某个人的行为,然后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自己身上;感受到些许焦虑情绪时立即采取行动,然后通过行动和结果来化解焦虑。但人总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自己是脆弱的(也应当允许自己脆弱)因为少了行动和效率,情绪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爆发中伤害自己。佛法有云,诸漏皆苦,意思是所有的情绪,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最后都会带来痛苦。但也并没有倡导大家断掉任何情绪以及对情绪的感知,而是讲究慈悲为怀,没有感同身受,又何来慈悲。情绪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正是因为我们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所以感到痛苦,也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不排斥情绪的存在,它是我活着最好的证明之一,我只是不想成为情绪的奴隶,盲目地跟着情绪做决定:因为害怕而永不踏出舒适区,因为厌恶而自我麻痹我与他人不同,因为焦虑而整日整夜地担心,因为自责而在恶性循环中徘徊,成为情绪的奴隶。
如果我能很好地和情绪相处,不奢求完全掌控情绪,就单单是与之共存,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已是很难的事了。而当别人需要我时,可以在他/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我们的共同点,在有能力和有能量的时候释放善意,就相当不错了。状态不好是一面放大镜,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渴求,存在即合理,不用与已然存在的事物去做对抗,而应该多想想为什么,以及如实地记录下来。对自己诚实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单单是复述自己的情绪,似乎也是在不断地肯定它,继而安抚它,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让不停奔跑的思绪慢下来。
谣言止于智者,而情绪止于看见。当我看见的时候,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是吗?老天 o(^^)o